大幕拉开

当英国印度洋舰队在战时内阁的命令下出击后亚约舰队和大英帝国舰队的碰撞就变得不可避免,中国人想要在这次交战中一举歼灭对手,而英国舰队为了生存就必须击败对手,没有退缩的余地,除非中国人缩回太平洋。

陈绍宽带领的舰队利用最后的时间进行了整备,确保飞行员和飞机都处于最佳状态,整支战舰都没有进行灯火管制,明亮的灯光映照着庞大的战舰,仿佛一座海上浮城,

一些飞行员待在机库里以游戏的方式熟悉着英军的舰船照片,这是中国海军的老传统,当年中日大战前,北洋海军就不停的玩这种游戏。

为了保证攻击强度,六艘航母的甲板上堆满了飞机,大量弹药和油料也从有混凝土和装甲防护的仓库中提取了出来,按照一名参谋的话说,现在只要一枚手榴弹整艘航母就会四分五裂。但是在周围大量艘的反潜战舰护卫下,没有那艘潜艇敢闯入舰队,更何况,舰队的巡航速度高达20节,潜艇在水面上才能勉强追上,想要伏击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战列舰。

所以舰队中的雷达在全力侦测周围的环境,防止英国舰队趁机偷偷溜过来,陈绍宽的航空舰队和英国印度洋舰队相比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多少近战实力,

航母一旦被战列舰近身下场绝对不会太好,至于舰队中的那两艘名将二型战列巡洋舰,实际上的定位是重型防空舰,如果要进行战列舰对决,那么就必须将华山级或者青城山级战列舰调过来才行。

此外对舰队来说比较危险的是陈绍宽强调以一波无法防御的攻击击垮对手的战术,这将会透支地勤的体力,如果第一波攻击无法保证击垮对手,那么即使航母中还有飞机也不可能让航母在短时间内恢复攻击能力。

有人提出了谨慎的意见,希望机群能够分批行动,避免第一时间耗尽航母的战斗力,但是陈绍宽拒绝了这样的建议。

在他看来,攻击机群最忌讳分批行动,攻击必须连续,在第一时间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添油式的攻击只会降低攻击强度,增大机群的伤亡。

陈绍宽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要求天亮后第一时间派出侦察机,在侦测到印度洋舰队的准确位置后立刻展开攻击,因为追踪的中国潜艇已经失去了联系,很有可能被击沉,他现在只有敌人的大概目标和航线,需要侦察机快速得到准确坐标。

而菲利普斯这个时候也感觉到了一丝不妙,实际上从科伦坡出来后这种感觉就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有大量的潜艇以及伪装舰,斯里兰卡中的中国间谍需要按打来算,他很确定自己出港的消息第一时间就被游弋在印度洋上的中国航空舰队捕获,而现在中国舰队可能就躲在他的身边,

就在昨天他的舰队击沉了一艘不明国籍的潜艇,在沉没前这艘潜艇可能已经将舰队的位置发送了出去,这就意味着中国舰队很可能已经知道他的大概位置了。

而印度洋上的英国潜艇却没有带来什么准确消息,这是因为英国在印度洋的潜艇并不多,而且大部分都在阿曼湾等地,准备拦截中国的油轮截断波斯湾到中国的航线。

幸好他的战舰大部分都经过现代化改造,安装了新式装备雷达,这让中国海军的跟踪变得十分困难,夜间偷袭的可能性也不大,驱逐舰也尽职尽责的在外围驱赶着可能的潜艇。

但是不安还是促使菲利普斯下令天亮后出动侦察机,而鹰号以及竞技神号航母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展开,负责为舰队张开防空网。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当黎明的晨光划破夜幕后,双方不约而同地释放了侦察机,上午七点半,前往预定海域执行前哨侦察任务的两架侦察机先后拍回电报,确认了英国舰队目前的位置,而且对方显然对飞到头顶上空的侦察机感到不安,目前已加速向西航行,看样子是打算返回斯里兰卡。

陈绍宽在得到侦察机的报告后立刻下令放飞战机,6艘航母开始进入逆风阵位准备释放舰载机,

“甲板风速24节,可以起飞了!”

伴随着起飞命令的下达,整齐的排布在甲板后方的飞机开始启动,震耳欲聋的螺旋桨声音从小到大,数百架飞机同时启动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甚至压住了海潮的声音,航空母舰上的地勤人员开始撤离,并在航空母舰甲板两侧为即将出战的战友送行。

“祝你一切顺利!”

帮助王天祥进入机舱的地勤人员向他敬了一礼。

“借你吉言。”

王天祥笑了笑,然后合上了舱盖,作为临淄号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他将作为领头的飞行员率先起飞。

在欢呼声中,王天祥紧张注视着边上的航空军官的信号,当出动的命令下达后,他立刻松开飞机的刹车,十几秒钟后,飞机越过甲板稍微向下一沉,然后飞上了天空,后续的战斗机一架接着一架起飞,随后在天空中完成编组。

俯冲轰炸机中队和鱼雷轰炸机中队在战斗机起飞后也陆续起飞,扑向发现英国舰队的海域。

而与此同时,英国舰队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在发现了中国侦察机后,菲尔普斯下令舰队做好防空准备,鹰号和竞技神号的战斗机开始从甲板上起飞,而除了担任雷达哨船的战舰之外,剩余所有的驱逐舰、巡洋舰甚至是战列舰都猬集在航空母舰周围,无数的防空炮和机枪斜着指向天空,如同一个个钢铁刺猬一般等待着来犯之敌的到来!

菲利普斯在看到中国侦察机后还是怂了,决定马上返回陆航掩护的地区,但是对方显然已经发现了他们,如果想要撤离,他们必须顶住中国海军的进攻。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