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威胁

“大英帝国会誓死捍卫她的每一寸殖民地!”

面对缅甸游击队的一连串袭击,英国政府马上做出了反应,英国驻印度总督更是喊出了这句口号,而这也意味着英国将要对缅甸实施最残酷的报复。

英国驻华大使也非常严肃的警告中国政府英国不会对损害大英帝国利益的行为置之不理,大英帝国会使用一切手段保卫自己的殖民地,其中包括战争。

而这也是英国对中国最严重的警告,即使是欧战刚结束两国关系处于最低谷的时候英国也没有直接说出战争的字眼,可见这一次英国人确实被惹毛了。

但是战争的威胁对中国毫无用处,中国也对英国的指控拒不接受,因为中国“没有提供任何的进攻性武器”将那些走私进英国殖民地的武器栽赃到中国头上毫无道理,顾维钧建议英国人先将他们殖民地内部走私武器的军火商抓完再说。

此外顾维钧也驳斥了英国政府所说的“缅甸游击队是中国一手扶持的傀儡”因为缅甸反英游击队的历史悠久,他们在第一次英缅战争后便出现了并且延续到了现在,他们出现的唯一原因是英国对当地统治太过残酷。

至于越界问题,中国国防部表示那是中国和英属缅甸的边境地区地貌复杂,一些新调到西南空域的飞行员不能很好的分辨地面标志性建筑或地形,

而英国的雷达和一些通讯设计干扰了中国机场与飞行员之间的联系让飞行员不知道自己实际上越界,如果想要规避这种风险,英国应当将靠近边境的雷达站全部撤走不在干扰中国飞机的正常飞行。

所以英国人那句“在边境线上鬼鬼祟祟的中国运输机”,中国国防部表示抗议,此外他们强调中国空军的飞行器有权利在中国领空的任何空域飞行,而英国人没资格对中国空军的行动指手画脚。

至于英国对缅甸地区展开的报复,顾维钧也警告道如果中国公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遭到损害,那么中国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理,而任何可能的战争罪行中国政府也不会忍受,会上告到海牙。

中国不接受英国的威胁让美国政府异常的兴奋,美国驻英大使很隐晦的表示面对亚约的威胁,英国政府应该听从他们的建议,派出更多的部队前往远东,

特别是陆军,因为亚约陆军占据了绝对优势,目前中国陆军的总人数超过了240万人,亚约联军已经超过了300万人,而英国在亚洲的陆军总兵力不到百万,并且分散在漫长的战线上,海军方面也很堪忧,英国在印度洋的军力与亚约海军相比还是太少。

在英国本土和地中海,英国有大量的航母和战列舰,而在印度洋却只有两艘航母和三艘战列舰,这完全无法震慑住亚约。

但是这“好心”的建议英国人并没放在心上,按照英国人的话说谁信美国人的话,那他就是整个地球上最傻的傻蛋。

而德意两国与美国的反应类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巴不得英国人将兵力全部调往远东,为此他们公开支持中国的立场,假惺惺的呼吁和平,但是两国的驻华大使却极力劝说中国介入缅甸局势,

他们表示如果这一过程中如果中国遭到了英国的袭击,那么他们将无条件的站在中国一边,为中国提供“足够的支援”

同时德国也通过在华的缅甸反抗军机构对他们进行捐款以及其他支持,而中东那些个与德国较亲密的国家也成为德国的外交工作重点,他们想要在亚洲各英国人造成足够多的麻烦,迫使英国人转移注意力。

苏俄虽然没有什么表示,但是他们却一直关注着东南亚的局势,他们也期待着中英能够爆发战争,现在好像全世界都在期盼中英爆发战争。

但这一次英国人没有被全面战争的威胁吓到,他们已经不能在退后了,失去了缅甸就意味着英国人开始要割自己的肉喂狼了,这会开一个很坏的口子。

其实在英国人心中是不想和中国爆发冲突的,如果中国能够表明态度尊重英国的地位,英国可以将除了印度以外的亚洲殖民地全部交给中国,只是英国的让步很难满足中国人的胃口以及保证他们的倾向。

如果中国能够保证自己尊重英国的核心利益,英国可以完全将印度以东的殖民地都给中国,让中国保证完整的东亚霸权。

但两国更多的是矛盾,把英国在华的所有租借地和侵占领土还给中国,中国还想要英国盟友的殖民地,把盟友的殖民地给了中国,中国却还想要完整的婆罗洲,如果把东婆罗洲给了中国,中国还想要新加坡。

如果新加坡也给了中国,没准中国又要张嘴要印度了,都给了中国,英国吃什么?

在英国人看来中国的贪婪永远也无法满足,并且一直想要摧毁英国的霸权,这是英国无法忍受的,好不容易占据宝座的帝国是绝不会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宝座的。

所以,英印军开进了缅甸,要扫清所有的反抗势力,英国人一定要将当地的民族主义情绪给压制下去,

但是他们依然维持着底线,那就是无论如何不与中国爆发冲突,只准驱离中国的飞机,他们最终仍然希望避免全面战争,而对缅甸的行动则可以看做是他们的强硬表态,希望用缅甸人的鲜血凸显英国人维护殖民地的决心,让中国人知难而退。

英国人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中国也按部就班的拉扯着英国的军力,缅甸的游击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阿富汗北部的部落每天都能得到大量的军火,伊朗的皇宫内中国军官团与巴列维的秘密会议越来越频繁,伊朗报纸对英国占据南部地区的行为越来越不满,下一个泥潭已经准备就绪了。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