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大张口?

篷船顺着惠民河水,顺畅地通过了第一座桥,宜男桥,眼瞅着就要出广利水门,出城去。

船家心中忐忑:“苏郎君,可要继续往前?”

苏玄明拢拢外袍,唇色因寒冷,略微发白。

他瞧了瞧身侧的苏云亭,劝道:“二弟,你身子骨不好,你先回去。这条惠民河宽又长,我们不知道还要坐多久的船。”

苏云亭把手塞进衣袖中,哆哆嗦嗦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同你们一起去。”

苏玄明和蒋光海不约而同地往门口坐,尽力为苏云亭挡住寒风。

在过广利水门时,好事者在后面高声问:“你们要出城去?”

苏玄明站起来,高声道:“对!你们回去吧,莫要跟着了。”

好事者坚定地摇头:“不行!一群人还等着我的消息呢,哪怕你去天南北海,我也要跟着!”

蓬船出了水门,河岸两边就不似城内繁华。

举目望去,枯黄的原野上,散散落落几座矮屋子,伏在地上,跟甲壳虫似的。

明明只隔了一道城墙,城内城外就成了两个世界。

“京南郊多农家,也有诸多园林。其中,最为繁盛的就是孟家拥翠山庄。”船家觉得气氛有些沉闷,便开口介绍道。

“孟家?可是传言中百善之家的孟家?”苏玄明曾听静娘提起过。

船家:“正是他家!孟家办了好几个育婴堂,收养了好些个孤儿。此等善举,为乡人们广为传颂。”

一路闲聊,蓬船顺流而下,离京都越来越远。

回望过去,巍峨的京都化为远方小黑点,看不清晰。

身后本来密如鲫鱼的蓬船,只剩稀稀疏疏的两三条,固执地跟着他们。

“郎君们,前面就是四里桥。过了这个桥,要隔八十几里才会有下一座。”

船家瞅瞅天色,天空逐渐变得阴沉,这大冬天的,不带任何物资,可不能在外面过夜!

“郎君们,我们回城吧?这四里桥是孟家出资修建的,又结实,又宽大。拦不下咱们的。”

好事者也在高喊:“苏郎君!咱们归去吧!许是你们理解错侯夫人的意思了!”

众人全部看向苏玄明。

苏玄明紧紧扣住船舷,目光沉沉地看向蜿蜒的河流。

这条河,怎么也望不到底。

“去四里桥看看,若是不成。咱们就回城!”

船家叹息一声,加快了摇桨的速度。

好事者不得不跟上:“这苏郎君,不撞南墙不回头。这四里桥如此高大,且坚不可摧,怎么可能……”

话还没说完,好事者的眼珠子几乎要瞪出眼眶:“怎么会?!桥怎么可能会塌?!”

一座石拱桥,在众目睽睽之下,骤然轰塌。

因众人离得远,并未受到波及,只是巨石落入水中,引起的浪花,把船颠得东摇西晃。

苏玄明牢牢把住船舷,放声大笑:“就是这里!阿娘说得没错!就是这里!”

等到浪花渐小,船家寻个略微平坦些的地方,停靠下来。

“船家,你们在这等等。我们去去就来。”苏玄明也不敢在荒郊野外过夜,连番嘱咐。

船家早就被四里桥的动静吓傻了,忙不迭地点头:“好,好!”

苏玄明举目四望,这是一片已经被收割完的农田。

不远处有一个破破烂烂的院子,用篱笆圈着。

不及半人高的木门,垮了一半,栽栽歪歪地挂在门口。

看上去已经很久没人住过了。

在萧瑟的西北风下,木门发出吱呀吱呀渗人的声响。

“这……”陈逸轩咽了咽口水,在这地方建书院,真的能行吗?

苏玄明大步朝小院走去,其余几人,迟疑片刻后,紧跟其上。

“有人在家吗?”苏玄明停在木门前,高声打招呼。

四周一片死寂。

苏云亭撑着篱笆,跃进院中,从没有窗纱的窗户,向屋内伸头探去:“大哥,屋子中没有人。”

说完,苏云亭一把推开木门。

老旧的木门轰然倒地,溅起的灰尘扑了苏云亭一脸。

苏云亭皱着眉,捂住鼻子,在屋子中转了一圈,咔咔咳嗽着跑了出去:“这屋子没人住。屋里空荡荡的,连块床板都没有!啧啧,这就是老鼠来了,也得空手回去。”

激动的少年郎们,一时间又陷入了沉默。

莫非,找错地方了?

“你们是谁?来我家作甚?!”一个略微有些驼背,嘴唇上下蓄着杂乱胡须,满脸皱纹的老农,警惕地看着众人。

苏玄明对着老农抱拳行礼:“老人家,您可是这家小院子的主人?我们想租这个院子。”

老农挥舞着锄头,驱赶众人:“滚!莫要欺人太甚!我上了一次当,还能上第二次?!”

老农看上去上了年纪,但那一把锄头使得虎虎生风,便是打惯群架的陈逸轩等人,也不敢触其锋芒。

“我们不是骗子!我是光禄寺少卿家的郎君陈逸轩!”

老农冷笑着,动作却没停:“今日,你便是天王老子来了,这小院也不会租给你们!”

李明德险些被锄头砸到脚,又不能动手打人,心里憋屈至极:“你这老人家,怎么这般不讲理?!你可知我干娘是谁?”

“呵,就算你干娘是皇后娘娘,我也不惧!”老农终究还是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这群猴崽子,累得停在原地,呼哧呼哧喘气。

陈逸轩大喊:“我干娘是永昌侯府夫人!”

老农闻言,神色缓和下来,只是不免猜疑:“真是永昌侯夫人?”

李明德一把拉过苏玄明和苏云亭:“这正是永昌侯府的大郎君和二郎君。”

老农打量下,长得就像地主家傻儿子的苏玄明,以及弱鸡仔一般的苏云亭,心里有点相信了:“看在永昌侯夫人的面上,这小院虽然不能租给你们,但能卖给你们。连带着周边这60亩农田,一共600两,不二价!”

这时,好事者也赶了过来,大惊道:“你这老农,好不晓事!一等田地也不过是3两一亩,即便是京郊,也不会超过5两一亩!”

“区区60亩农田,外加一个破院子,你竟开口敢要600两!何不如去抢?!”

老农梗着脖子道:“爱要不要!若非是永昌侯夫人要买,你就算出1000两,我也不卖!”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