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针

“我们都知道,李先生从商的第一桶金,靠的是开塑胶厂,而真正发迹,却要归于六十年代的地产业,诸位可能不知道的是,李先生的鉴宝会,其实在他开塑胶厂的那年,也就是他二十四岁那年,已经开始。”

“七年一届,到今天李先生八十一岁,鉴宝会总共已经开了八届,最早的几届我们当然不可考证,最近的三届则基本上已经被本地八卦杂志翻了个底朝天,诸位或多或少当然也应该了解一些,简而言之,李先生的鉴宝会从开始到今日,的确是社交活动,但又不局限于社交活动,种种迹象表明,李先生信仰了某种教派,鉴宝会的明面的确是鉴宝,是李先生私人的爱好,后来则变成了是李先生给予年轻人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但实质上,根据我掌握的情况,鉴宝会很可能是是一个仪式,是一场祭祀。”

杨远志讲话非常富有磁性,时不时会在关键处停顿,观察一下其他人的反应,然后再继续。

“祭祀?所以说,那些八卦杂志不是乱写,来参加鉴宝会的人,真的会被借去气运和阳寿?”方梅的声音,愈发哆哆嗦嗦。

“都市传说你也信?”羽白先白了身旁的方梅一眼,又望向杨远志,“杨先生,你言之凿凿,似乎并不全是听说,既然今天咱们都上了同一艘船,有什么实证,就请明说了吧。”

“对啊对啊,你还知道什么,请不要保留,全数告诉我们吧。”坐在杨远志和羽白中间的方梅,很明显朝着杨远志那边挪了挪椅子,看那样子,恨不得能钻进杨远志的臂弯里,或者是坐到他大腿上去,好像这样她才能安心听下去。

杨远志扶了扶眼镜,朝方梅微微一笑,身子却还是笔直朝前,他继续说道:“我说过,我来之前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关于鉴宝会的传闻,但很多如同羽白兄所说,的确大多数都是都市传说,都是拙劣的编造或者流言的转述,一千条信息中也找不到一条真实可信的,但现在的网络时代,大海中是真的可以捞针的,最终经过我手下数据小组的仔细分析辨别,我们还是找到了一根真实存在过的‘针’。”

“发帖人自称胶伯,Ip地址来自芭提雅,他发帖称他参与过第二届李先生的鉴宝会,那时他作为塑胶厂的副厂长,与会人员还包括一名厂内的女会计,一名粤剧名伶,一位中学生,还有个神秘人,全程黑衣蒙面,也没有说过一句话,那次鉴宝会鉴的宝贝很普通,几件古董最早也不过到明代,也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李先生那时正值壮年,对于古董收藏也是刚入门,几个人既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也没有什么冲突争执,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正常的,那就是他与女会计都觉得,那天的李先生,与平日里他们见到的李先生,不太一样,用女会计的话说,他有些‘鬼上身’,鬼附在他身上,还不熟悉和适应李先生的身体。”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