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九章 火中取栗(上)

勾去“楚”、“汉”、“赵”之后,桌上也就只剩下“秦”字了。

张耳默默的看着“秦”字,神色黯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昔日秦王扫六和,虎视何雄哉,却因为一夫作难而宗庙社稷毁于一旦。可如今竟再次卷土重来,咄咄逼人之势犹如当年的虎狼秦国。

想自己毕生之愿就是推翻暴秦,而且几乎成功了,却因为这个韩信的横空出世而功亏一篑。

可惜,可叹!

张耳暗暗叹了口气,在“秦”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想要抹去,笔却落在半空,怎么也落不下去了,心中尽是不甘和无奈。

这个韩信,当真是当世翘楚,国士无双,竟靠着残破不堪的秦国强逆颓势。想当初天下皆反,诸侯伐秦,钜鹿一战秦军精锐尽去,四塞轻陷,关中危在旦夕。咸阳城内,先是赵高杀胡亥,再是子婴杀赵高,诸侯军还没有兵临城下,秦国自己内部就乱了起来。

当时秦国国势惨淡如此,关东皆反,秦人离心,所能号令的不过咸阳一城而已。咸阳城内刚刚经历了二场政变,士民皆惶惶不安,又有诸侯大军攻入关内。当时之势,秦人自己都放弃了存国的希望,只等着诸侯军前来接收咸阳。

可偏偏是韩信,靠着手底下一支钜鹿逃出的残兵,机遇巧合之下竟然入主了咸阳,成为了秦国这只在狂风暴雨中即将颠覆船只的掌舵人。

张耳默然。

时也,命也!冥冥之中似乎有只无形的手,在主导着这其中的一切。钜鹿之中,疲弱的楚军爆发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战斗力,一战彻底将四十万秦国精锐击溃,敲响了秦国的丧钟。可仅仅是几个月后的咸阳城下。韩信却创造了奇迹,生生逼退了数倍于自己诸侯大军,让残破不堪的秦国得以保存。

之后韩信的种种所为,更是让张耳对他暗生佩服。他先是稳住国内局势,休养生息,很明智的在诸侯混战中保持中立,不参与关东的任何战事。随后千里驰援,在匈奴大军的眼皮下救回了北军残余,不但让秦国多了一支生力军,更重要的是重塑了秦人血液中好战求胜的精神。

收上郡,攻汉中,倾国之力击败匈奴。接着平巴蜀,入南越收拢遗落岭南的秦人,一步接着一步,有条不紊的恢复着秦国的国力,同时也消除了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等到项羽刘邦等人意识到秦国的威胁时,秦国已经通过二年的励精图治,国力再次恢复到了当年。

张耳用笔在竹简上缓缓写下“韩信”两字,不由苦笑。自己虽然少年得意,平生极为自负,可也自付若是自己置身处地,绝做不到他今日的成绩。

别人或许还看不清,张耳却是个明白人,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了,秦国这次出关,必然会重新打造一个崭新的大秦帝国。以韩信之能,绝不会有所失误的,即便是无敌项羽,恐也难以逆转天下归秦之势。

这么看来自己在燕地的扑腾,无非就是为这乱世增添一些插曲而已。无论胜或者败,都只是无济于事,根本改变不了天下大势。

“大王,燕王请你去帐中一叙。”

亲兵的来报将张耳的思绪打断,他抬起了头,稍稍有些失神,好一会才点头道;“去回禀燕王,我稍后就去。”

“诺。”

张耳起身整了整衣冠,这才走出营去。

他生个生性@爱洁的人,即便是当年逃亡饿的饥肠辘辘的时候,仍然不忘清整衣冠,保持着名士形象。这也是他从骨子里瞧不起臧荼的原因,臧荼就算高居王位,可骨子里仍然是个老农,粗鄙、庸俗、见利忘义。

去燕营并不算太远,两军隔着十余里地,一南一北互成犄角之势,远远和赵歇的赵国大军对持广武。张耳逃离常山国后,他的心腹和部下不断来投,虽然势力远远不如臧荼的燕国大军,只有不到三万人的兵马,却大多是赵军中的老卒,俱是精锐悍勇之士,战力远在燕军之上,所以臧荼一直将这支赵军视为依仗,这才收留了张耳。但却将张耳看做手下一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从未当做是平起平坐的诸侯王。

没过多久,张耳便赶到了燕军营地。守卫见是常山王,自然一路大开方便,任由张耳畅通无阻,直接驰至臧荼的王帐。

见到张耳走了进来,臧荼故作豪爽的哈哈大笑着迎了上去,一把握住张耳的手热情的说道;“贤弟呀,你我多日未见,可是想死哥哥我了。”

臧荼的异常热情让张耳有些警惕,他不露声色的轻轻甩开臧荼的手,眼中的厌恶一闪而过,脸色却堆满了笑容,“燕王你太客气了,不知招在下来是为何事?”

“来来来,先坐下再说。”

张耳架不住臧荼的热情,只好被他按着坐下。

“不知贤弟对当前局势有何看法。”才坐下没多久,臧荼就迫不及待的直奔主题了。

臧荼是个粗俗之人,他身边也没有什么可以值得依赖的人,算来算去也只有张耳算的上谋士,所以才特意将他召来一问。

张耳心想果然如此,看来也只有用得着的时候臧荼才会想起自己。他虽然有些不齿臧荼的为人,却也知道两人现在是唇齿相依,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他若是完蛋了,自己也一定会死的很惨。

所以沉吟了会还是如实的说道;“中原战事已起,秦国大军自出函谷关以来攻势猛烈,楚军连连失利,已经丢失了十几座城池,如今正坚守雒阳和荥阳,项羽的本部大军也先后击退了几次秦军的进攻,如今正在成皋僵持不下。我观秦军虽然略占上风,但项羽绝非易于之辈,韩信就算能取胜,也必然是旷日持久的惨胜,况且还有齐国的刘邦在一旁虎视眈眈,中原的战事的结果一时仍然难以预见。”

臧荼却点了点头,脸色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他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中原的局势,因为对燕国来说,那里太远了,远到他臧荼都懒得去想了。他只是燕王而已,最大的心愿就是杀了韩广占领整个燕地,做名副其实的燕王而已。

张耳忍不住叹了口气,天下之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原的战局更是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可臧荼却丝毫不以为意,只关注眼前和赵国的争斗,以为仗着地处偏僻就能远离秦楚。由此可见臧荼是个多么鼠目寸光的人,毫无大局意识。

臧荼果然关心的只是当前,张口问道;“贤弟你久为赵相,对这个赵歇又是熟悉至极,不知可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打败赵军吗?”

张耳缓缓摇头,面带苦笑的说道;“燕王,你太高估我了。如今赵军声势浩大,兵力远在我们之上,而且赵地多精兵,相比而言我们燕兵就差了些。”

臧荼脸上满是失望神色,“照你这么说我们岂不是一点胜算都没了吗?”

“这到不是。”张耳沉吟道:“赵歇他毕竟是劳师远征,据我所知,赵国的补给能力向来很差劲,他可是足足二十万大军,每日所耗钱粮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所以赵歇他撑不了多久。我们只要按照当日我们所商量的那样,内驻大军于蓟城,你我两部依托蓟城互为犄角之势,这样赵军必然奈何不了我们,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粮尽退兵。”

臧荼点了点头,脸上神色却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张耳摇了摇头,“我确实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办法了,而且赵歇身边有很多是我旧时相识,深晓我的做事风格。我若设计布局,极有可能被他们识破,倒不如中规中矩,靠着地利取胜,燕王你看如何?”

臧荼也只好点头答应,“那也只能这样了。”

“有劳贤弟你跑这么一趟了,如今军务繁忙,我就不留你了。”

张耳站起了身子,却迟疑了半天,终究没有移步离开。臧荼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说道;“贤弟可还有什么事情吗?”

张耳面露尴尬,有些促狭的说道;“燕王,今日我部将去曹掾那领粮,却只领到了一半多些的月粮,现在又是大战在即,总不能让我手下人的人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臧荼恍然大悟,连忙拍了拍额头连叫“该死”,随后佯装怒道:“来人。”

“在。”两名亲卫应声走入。

臧荼怒目圆睁,“把那个狗杂碎的曹掾给我抓来。”

“诺。”

曹掾贾义很快就被带了上来,这个贾义张耳倒是不陌生,约莫四十上下的年纪,矮胖身材,走起来浑身如同一团肉球般。看见臧荼后连忙跪下,用极尽谄媚的声音说道;“参见大王,不知大王找小的有何事?”

臧荼等着贾义,指着他的鼻子吼道;“常山王是寡人的兄弟,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扣减他的口粮。说,是不是被你贪污了。”

贾义混的浑身肥肉哆嗦,在地上连滚带爬的来到臧荼脚前,抓住他的裤腿打着哭腔说道;“大王冤枉呀,冤枉呀。”

“有什么好冤枉?”臧荼佯装不知的问道。

贾义连忙抹去脸上的鼻涕和眼泪,急道;“大王你忘记了呀,前日赵军的骑兵袭击了我们的补给队,如今军中所存余粮已经不多了,给常山王的粮草已经是我能拿出的最多了,不少我们燕军的弟兄们都得挨着饿呢。”

说完贾义装模作样的抹了抹眼泪。一旁的张耳心中却是冷笑不止,没想到这个土包子臧荼倒是个演戏的高手。只可惜他当自己是傻瓜,想用这些粗劣的伎俩就糊弄住自己。

心中虽然这么想的,可张耳仍然装出一副感动的涕零泪下样子,对臧荼脸露惭愧的说道;“都是我不好,错怪了燕王,还请燕王责罚。”

说完就要作势跪下请罪,臧荼急忙上前扶起张耳,“你这是做什么,你我本就是兄弟,哪还用得着行这种虚礼。

张耳却坚持要跪下请罪,两人掐了半天,最终张耳还是拧不过臧荼,只好作罢。

待张耳走后,贾义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脸不解的问道臧荼,“大王,我们军中不是存粮甚多,为何却要扣下常山王的口粮,他不也是我们的盟友吗?”

臧荼悠悠的看着张耳慢慢消失的背影,忽的笑着问了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你养过狗吗?”

贾义一愣,有些不解的回道;“养过呀,可是和这有什么关系。”

臧荼脸色露出得意的笑容,“养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喂太饱,否则它吃饱了就会想离开。而张耳就像我养的狗一样,我不能饿坏他,也不能喂的太饱。”

说完臧荼得意洋洋的哈哈大笑起来,心中得意无比。要知道张耳可是项羽分封的重要诸侯王,地位犹在自己之上。如今却对自己俯首称臣,言听计从,这如何能不让他得意万分。

.......

与臧荼相比,赵歇就显得急躁的很多了。这几日因为前线战事的不顺让他暴跳如雷,便亲自前往前线,想要鼓舞士气。

当初赵军趁燕国空虚的时候偷袭后方,连连得手,一口气吞下了两郡之地,让尝到甜头的赵歇欣喜若狂,更加抓紧催促大军继续攻击。却不料臧荼回防后燕地的战事便陷入了僵持不下,赵军虽然占据了优势,却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同样燕军虽然也稳住了战局,却无力发动反攻收复失土。

战势的僵持让赵歇叫苦连连,赵国本就底子薄弱,他自己又不擅长治国,任用的都是些指挥吹嘘拍马的大臣们,让他们出好主意显然是难如登天。二十万大军的出征,后勤的补给几乎耗尽了赵国倾国之力。

如今粮草已经告罄,那时候赵军无论怎么用都得撤走了。

所以赵歇从邯郸带来了最后一批援军,由他自己亲自接过大军的掌管权,争取速战速决。

赵歇只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王室远支,小时候就亡了国,隐姓埋名的东躲冬藏,更别说读书这么奢侈的事情。所以论起打仗,赵歇不过四个不入流的菜鸟。

可他偏偏满怀信心的接过指挥大军,一到任后便催促赵军将领仓促出战,被燕军所趁,皆连大败而归。赵歇却不思悔改,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停的催促将领们去迎战杀敌。

赵歇的不按常理出牌,倒是让臧荼和张耳倍感压力,这种不计损失的疯狂打法,让之前张耳的猜测大半落空。

靠着强大的实力,赵军虽然损失惨,但却是一步步紧逼燕军,最后将战线推到了燕都蓟城城下。

蓟城虽是当年渔阳郡的郡治所在,却从没经历多大的战事,所以城墙并不高大。当年东胡和匈奴南侵秦地时,曾经掠夺过渔阳郡,还将城墙也毁了大半。

所以若是燕军据城死后的话,那无疑是自寻死路,破损的城墙绝对依仗不了,所以臧荼将主力部队留在了城外,蓟城只是作为结合部而已。

赵歇一心求战,频频派人叫阵,挑衅臧荼。臧荼大怒,他本就是个一根筋的家伙,听到自己被如此羞辱如何能不怒火万丈。一方面他也有了底气,觉得于赵军决一死战也未必不可。

臧荼便不顾张耳的劝告,派人与赵歇约好时间,定在那时进行一场大决战,一战定生死。张耳无奈,也只好陪着他一起胡闹了。

赵军虽然之前折损不少,但仍然有着十六万大军。燕军势力稍小,十二万人的规模,再加上张耳的三万人马,基本和赵军持平。

这一场会战定在了蓟城城外的八百里处的一片平原。

太阳刚刚升起,这片草原早已经被人马嘶叫声所湮没,赵军和燕军分别踏着齐整的步子结阵备战。

最先发起攻击的是赵军,随着传令官手中的红旗挥动,一只二万人的赵军方阵缓缓脱离中军,朝着燕军阵营攻去。

短兵相接,血肉飞腾,士卒的临死前的惨叫的不绝于耳。与重阵的秦军相比,赵军和燕军几乎全是亲步兵,他们没有秦军那么精良的武器,也没有那么严谨的战斗意识。

他们的攻势无非就是用长戟逼迫着对方退让,用勇气去迎着枪刺如林。

果然如张耳所说,赵人的勇敢远胜于燕人,鏖战之下燕军不断退让。赵歇见战况有利,顿时欣喜若狂,急忙不断征调援军压上,欲扩大战果。张耳见燕军形势不秒,便果断的出兵猛攻赵军侧翼,倒是让赵军的攻势为之一滞,燕军趁机搬回了些许颓势,再次僵持不下。

在赵军的持续压迫下,燕军阵型成了一个巨大凹槽。这时只见赵军中红旗翻动,忽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随即大批铁骑冲出,猛@插到了燕军的侧翼。

赵歇终于拿出了他的杀手锏,当初赵国闻名天下的精骑。

远处的张耳惊骇万分,他忽然意识到,这场仗要输了。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