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城御史回道,一个人的忠心与否,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
在打击周国一事上,姜黎不仅几次三番的让西伯侯吃亏,如今更是兵不血刃的,就将西伯侯逼去朝歌,大大削减了周国对大商的威胁。
就姜黎做的这些,对帝辛来说,他就是最大的忠臣功臣,没有之一。
帝辛的嫡系多了,但真正能为他解决心腹大患周国的,却只有姜黎一个,这简直是上天赐给他的人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帝辛才会召姜黎前往朝歌。
封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将他留在朝歌一段时间,为自己出谋划策,从而进一步打压周国的势力。
“西伯侯世食商禄,却对大商抱有不臣之心。如此不忠之人,也能被世人称之为大贤,当真是世风日下。”
说起周国,姜黎忍不住摇了摇头。对他来说,黑周国已经成了习惯,时不时的就要说上几句。
关键是他也不是尬黑,每次黑都显得有理有据,让人想不赞同都难。
“这件事,你我知晓就好,以后不要再说了。毕竟,西伯侯刚刚得到大王的册封,已经位列三公,非是你我所能议论。”
辛城御史摇了摇头,止住了这个话题。
现在西伯侯的身份不一样了,乃是三公,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位高权重,便是天子见了,也要以礼相待。
再在私下里非议他,哪怕他们是帝辛的嫡系,传出去也极为麻烦,为了维护三公的威仪,帝辛就算再不愿意,也要处罚他们。
“周国之事,暂且不提。”
“这里还要恭喜御史了,看你浑身祖气弥漫,显然已至返祖之境,距离渡劫成仙已然不远。”
跳过周国的话题,姜黎朝辛城御史恭喜道。血脉返祖,这是神魔道跨入九境的标志。
这一境,已是人间极致,再进一步就是渡劫成仙,蜕变成天人,也就是仙神了。
姜黎初见辛城御史时,他还只是七境圆满,不过十余年,他就跨越了第八境,直入第九境,这种修炼速度不可谓不快。
便是很多天骄,也难以企及。
“都是拖你的福。”
听到姜黎夸奖自己,辛城御史很是感慨的说道。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天赋,修成九境问题不大,但那都是几百上千年之后的事了,绝不是现在。
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皆是与姜黎有关。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就是典型的沾了姜黎的光。
他曾帮助过姜黎,因此与姜黎结下了缘分。然后,随着姜黎的运道一飞冲天,他的气运也开始暴涨,修行时遇到的疑惑越来越少,修为自然突飞猛进。
短短十余年,就取得了苦修千年的成果,直接从七境跨越至九境。
甚至于,辛城御史还有种预感,随着姜黎继续变强,他或许有望在三十年内修成天人之境。
“修行一道,没有沾光的说法,只能说,御史你在人生道路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能在无数的人生道路中选择出正确的一条,本身就是能力强的表现。”
“没有能力的人,就算把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也抓不住。”
姜黎并不认可辛城御史的说法,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修行哪有侥幸,那都是平时的积累,在合适的时机爆发出来。
在姜黎没有崛起前,遇到他的人多了,可真正愿意投资他的,又有几人?
就好比那寅城元士父子,机遇都摆在他面前了,可他却因为怕事的缘故,选择与姜黎渐行渐远,以至于白白错过了改变人生的际遇。
“你不用抬举我了,我自己什么本事,自己还是清楚的。要不是粘你的光,我想修成现在的境界,起码要千年之后。”
“而且,凭我的天赋,绝无渡过天劫的可能。但现在,我却有种感觉,那就是天劫根本不算什么,只要境界到了,轻易的就能度过。”
辛城御史觉得姜黎是在抬举他,因为他前后变化太大了,就像是一个普通人,突然拿到了主角模板,无论干什么都变得极为顺利。
前后变化这么大,你说这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他倒是想信,可条件实在不允许。
“我这一生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投资了你。不过十余年,就给我带来了惊人的回报。”
“或许,我的未来也在你的身上。倘若有朝一日,你能修成先天神魔的境界,那我未来少不得一个神魔道果。”
想到未来,辛城御史笑道。他觉得,比起自己努力,还不如想办法催促姜黎努力。
毕竟,靠他自己的话,就是再怎么努力,此生也无望神魔的境界。
可靠姜黎的话,那只需等成为先天神魔,自己沾光之下,说不定就能成为神魔。
“先天神魔的境界,岂是那么好达到的。不过,既然御史都这么说了,那姜黎就尽力不让御史失望。”
两人说笑了一回,辛城御史就离开了。而姜黎,则是命人准备礼物。他此去朝歌,肯定不能空着手去。
诸侯前往朝歌,给天子奉上礼物,这是惯例。还有那些交好的诸侯也不能拉下,都要备上礼物。
除此之外,也要给朝歌的那些权贵人物备上一份礼物,以免他们坏事。
至于他离开后,黎界要如何,这点倒是无需担心。
首先,要明确一点,黎界现在已经是一个世界了,而不是地名。这就是说,它是可以移动的,并没有固定的位置。
虚空浩瀚,黎界可以出现任何一个地方。换句话说,无论姜黎前往那里,只要还在天地之间,那他与黎界的距离就没有发生,随时可以返回。
所以,姜黎在不在黎界,影响都不大,反正他可以随时回来。
因为没多少事要安排,姜黎可以现在就动身前往朝歌,不过,想到东野氏的事没有解决,他决定晚几天再出发,直至此事有个结果。
与此同时,哪怕没有刻意宣传,姜黎击杀诸犍王的事,也渐渐在各方势力间发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