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7章:本州岛大战
除毛利家之外的另外四家,在收到九州全境沦陷的消息后,驰援九州的联军直接原地解散。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秦魏宋吴四国联军,接下来进攻地点必定是本州。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东瀛十国联盟基本已经名存实亡了,接下来或许还是会相互援助,但总体上都是以自身利益为主,各自为战。
织田信长露出意外之色,自语道:“竟然是西部?”
毕竟就算是被动防御,可连敌人的登陆位置都不知道的话,那未免也太过于被动了,而知道了位置起码可以针对性的布防。
中原征倭联军主要为财而来,就绝不可能放过这三大平原。
关东、浓尾、近幾这三大平原,又全都在织田家的掌控之下,所以织田家应该以这三大平原为主进行布防。
织田信长通过三次本州大战,将原先占据近幾平原的毛利家赶到了西部,将占据关东平原武田家和德川岛赶到东北部,好不容才将本州三大平原全部占领,自然不可能允许中原联军抢走三大平原。
汉人联军为何会选择先攻西部呢?自然是以为内西部离九州岛最近。
织田信长苦笑起来,面对如此强大,却又如此谨慎的汉人联军,东瀛各国接下来的日子显然不会好过。
徐晃在石见国登陆之后,一边迅速进攻沿海城池,一边以毛利元春的名义,招降各大城池的守将。
在加上秦军的攻势又极为猛烈,若是在开战前不投降,一旦破城的话就是屠城。
毛利家已经被秦军打怕了,心生畏惧之下,很多守将还未开打,就都选择了开城投降。
仅用了五天时间,徐晃就占领了石见国全境,兵力也增加到了三万众,继而继续攻略西部其他各国。
可如今织田信长自顾尚且不暇,又哪还有多余的兵力支援毛利家?
哪怕织田信长想支援毛利家,织田家的大军也过不去啊。
毛利元清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心性,都远远无法跟毛利元春相比。
徐晃征战西国的过程中,由于并未遇到多少抵抗,大多数守军都直接投降,所以所造成的杀戮并不算太重,从头到尾也只杀了近十万人而已。
灭亡毛利家,占领六国之地后,徐晃手中兵力达到了六万众。
降军的数量已是秦军的五倍,
另外,由于毛利家的人骨头太软,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很多降将手中还保留了兵权,拥有能够反抗秦军的力量。
除此之外,徐晃还征召近五万壮丁,大规模的开采石见银山。
反叛如期进行,而徐晃却是早有准备,在诛杀了三千叛军叛将,又将七千叛军打为奴隶,发配到矿山进行挖矿后,秦协军兵权彻底被徐晃掌握在手中。
徐晃这边可谓势如破竹,而明魏宋吴四国那边的战事,虽比秦军要慢上许多,但也同样极为顺利。
从本州逃来四国的今川和北条两家,都拥有不止一位神将级猛将,但朱棣可是出动三尊战神。
明军自登上四国岛后,三战三捷,很快就占领了四国岛三分之一的领地,今川和北条两家伤亡惨重,却又不能不扩军,继续拼死抵抗。
至于魏宋吴三国,所攻打的领地都是织田家的底盘,但织田家的兵力大半都在关东、浓尾、近幾这三大平原,所以西部地区的兵力相对空虚,自然不可能挡得住魏宋吴三国的攻伐。
西部地区才一遭到进攻,织田信长就立马调兵,前去支援西部地区,可是由于路况,还有距离交远的缘故,所以显然没有那么快抵达。
对此,织田信长其实也是早有预料,所以打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放弃西部二十国的准备
仅靠织田一国之力,想要完成这个目标,显然并不容易,所以织田信长还向上杉、武田、德川,以及北海道的蛎崎家,都发去联合声明,希望四国可能派兵前来西部参战。
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则都响应了织田信长的号召,并且亲自率领精锐大军前去助战。
这时织田信长等人才知道,原来登陆石见国的秦军只是一支偏师而已,周瑜所率领的秦军主力盯上了上杉家的底盘。
意识到这点后,织田信长顿感背脊发凉,毛利家的石见银山,上杉家的佐渡金山,哪怕是在东瀛都是机密,可是汉人联军却了如指掌。
织田信长不知道结果,但他显然没有选择,无论成败,他都必须拼死一搏。
越后不但是上杉家面积最大的一国,一国相当于三国的面积,而且矿产资源丰富,有着佐渡金山这座大金矿,并且还是上杉家的主要产粮地。
越后国一旦沦陷的话,上杉家不但要损失主要财源地,而且还将损失一半的产粮,这对一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也逼得上杉谦信不得不立即撤军回援。
所以,正率军前往西部的织田信长,也只能孤军奋战对抗魏宋吴三国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后国各城竟无一人投降,抵抗力度之强,远超过了秦军众将的预料。
如此强烈的抵抗,除了上杉家大肆宣传汉人残暴之外,跟多的还是上杉谦信比毛利大友等大名更得人心。
一念至此,周瑜决定放宽屠杀条件,破城并不直接屠城,而是杀光所有反抗者,以此来降低上杉家的抵抗。
周瑜恩威并施之下,仅仅只用了八天的时间,就攻下了越后国十城之地,并且未造成太大的杀戮,只是杀了五六万人而已,这已经是秦军杀戮最少的一次了。
上杉家可不是织田家,兵力远没有织田家充裕。
上杉谦信决定死守的同时,还遣使去游说武田信玄,希望武田家能够出兵支援上杉家。
考虑道上杉家一旦亡国,唇亡齿寒之下,武田家也无法独存,于是武田信玄果断决定出兵,和上杉谦信一南一北共同夹击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