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欣双鞭锏?

第320章汤欣双鞭锏?

朱楩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来这么早就已经有倭寇之患了。

这让他冷笑连连,你们这是在自寻死路,已有取死之道啊。

本来朱楩还真没想要去管倭国那片小岛,主要是地方太小了,但是又得准备大船,否则怎么把大部队和各种战马辎重运送过去?

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毕竟陆地上还有那么大地方没打完呢。

他本来是想今后什么时候准备海上争霸了,顺带着就把倭国给灭了。

哪里想到,他们还赛脸了是吧?

如今可是明初,大明国力正鼎盛的时候呢。

不过朱楩也好奇:“我爹就没说出兵把他们灭了?”

沈旺尴尬一笑。

王福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沈家是本地人啊,何况当初张士诚还在的时候,就曾经与倭国没少往来,恐怕沈家更是其中的大头。

商务贸易嘛,据说倭国的许多生活必需品,如丝、布、锅、针及药材等都靠中国供给的。

比如这边一百斤丝可能卖五六两银子,但是到了倭国,甚至能卖到五六十两,直接翻十倍的那种。

资本论中说资本家,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敢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

这可是十倍的利润啊。

足以让资本家狂欢了都。

面对朱楩充满好奇中夹杂着怀疑的眼神注视,沈旺娓娓道来。

原来倭寇的存在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之事,朱元璋最初也曾打算,继续维持张士诚时期与倭国的贸易往来,还派出过使者。

但是如今倭国的局面也很混乱,正是所谓南北朝分裂时期。

此时他们同时有着南朝天皇与北朝天皇。

这就让明朝使者糊涂了,到底谁是你们的老大啊?

既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谁是老大,索性就让他们自己窝里斗去吧。

朱元璋后来也不管了,毕竟明朝的重心始终都在北边。

可明朝的好东西,却一直被倭国所窥觑,眼见明朝封锁了贸易,于是就铤而走险的开始抢上了。

实际上从朱元璋的洪武年间,就一直有倭寇犯边了。

本来朱元璋也想收拾他们,奈何海边沿岸线太长了,北起山东,南到福建,可以说到处都有倭寇的影子。

偏偏这些倭寇都是小船,连人也不多,就是趁着你没注意的时候上来抢掠一番就跑,实在是让明朝大军疲于奔命防不胜防。

后来朱元璋索性彻底封锁海外贸易,以至于一度达到了片板不许下海的情况发生。

这也是担心有别的人去假扮倭寇施行劫掠。

“简直是荒谬,荒谬至极啊。就倭国那破大点地方,随随便便派个几万大军就去灭了,何至于如此啊?”朱楩顿时就不高兴了。

亏伱还是洪武大帝,还英明神武呢?就这?这不是闭关锁国吗?

“殿下慎言啊,主要是海上作战不比其他,您是不知道,连长江风浪都不如大海半分,一旦惊涛骇浪席卷起来,整船人都得被淹死,更别提想要运送几万大军漂洋过海送去倭国,那得打造多大的船只啊,”沈旺吓了一跳。

您敢说洪武大帝的坏话?我都不敢听好吧。

沈家父子可是怕朱元璋怕的要死。

朱楩冷哼一声:“就这点距离也叫漂洋过海?若是你知道美洲大陆有多远,就不会这么说了。将来若是有朝一日,我可是打算海陆一起发兵,攻占欧洲大陆呢。海上是一定要发展的,海域也一定要拿下。”

其实明朝的航海技术,在郑和下西洋时期,一度达到了鼎盛。

那个时候,郑和曾风光无限,宝船一出,海上谁敢阻拦?谁又能阻拦得住?

那时候哪有什么加勒比海盗什么事啊,郑和从容出海七次,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倭寇?海盗?

大炮一出,全都给我喂鱼去。

很多人曾误以为郑和下西洋,简直就像是散财童子,一路上就发钱了。

其实不然,不如说许多从明朝传入国内的东西,都是这个时候被郑和从国外带回来的才是真的。

甚至可能还带回来了不少工匠人才,以及记录了航海地图等等。

只可惜,后来朱家子孙太败家了,包括朱瞻基在朝廷那些大臣的压力下,也不得不结束了郑和下西洋这件事。

若是明朝那些明军,哪怕朱瞻基再多活十年,也许都轮不到欧洲开辟大航海。

如今朱楩则是有着他的打算。

他深知哪怕到了后代,在空运盛行的情况下,海运仍然是外貌交易的重要运输航线,何况还有海上丝绸之说,海域是很重要的疆域。

闭关锁国是绝对不行的,区区一群倭寇就能让大明畏首畏尾了吗?

朱楩暗暗在心里记下了,看来今后下江南的同时,说不得还得勘察一下如今海边沿岸的情况了。

接着朱楩又询问了一下云南的情况。

结果上次云南来往的消息还不过半个月,恐怕送信的信使还没到云南呢,更别提一来一回至少超过一个月。

这就是古代的局限性啊。

不如现代,不论是先进发达的通讯设备,还是交通工具以及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等等,都能在最短时间内从天南抵达地北。

其实朱楩也曾经交代过严时泰,让他在修建怒江大桥的同时,不忘继续制造水泥工厂,然后准备修路。

可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别说在整个大明国内修路了,就是让云南全境铺上水泥路,都得是多少年的事。

这是一个大工程。

随后又和沈旺交代了一些事,朱楩就准备离开了。

“对了殿下,您之前让小的准备的东西已经准备完毕了,就在外面的马车上,”沈旺突然说了一句。

“哦?这倒是好消息,”朱楩挑挑眉,露出一抹带有神秘的笑意。

王福奇怪问道:“是什么好消息?”

朱楩摇摇头,说道:“之后你就知道了,现在先别问,跟我去一趟徐家。这是给我家妹子的礼物,同时日后兴许也能在军中用到。”

然后朱楩就和王福出来了,果然在外面他们的马车边上,又看到了一驾马车,上面装着一些金属器物。

朱楩迈步走了过去,站在马车边上,拿手轻轻抚摸着那些带有些凉意的金属物件。

其实这东西也没有什么好神秘的,就是一堆零件,等组装完毕之后,则是一辆自行车。

原来朱楩在年前率领军队驰援宁夏镇时,就曾感慨急行军的辛苦,和对军队的巨大压力了。

由于战马的严重缺失,在发明出蒸汽机乃至汽车之前,如果能给一支部队装备上自行车的话,绝对可以大大加快赶路的速度,而且在保证兵贵神速的同时,不会让士兵们消耗太多体力。

何况如今使用的辎重马车,都还是以木头制造的车轴,很多时候走着走着就坏了。

其实中国古代马车早就有轴承概念了,比西方国家早了上千年。

只是古时候的马车都还是木头制作的,难以一直持久使用。

看起来这只是一辆自行车,可不论是齿轮还是传动带,又或者是轴承,都将是不小的技术提升。

“唯一可惜的,就是轴承技术太难了,”朱楩叹了口气。

他之前给了沈旺一份图纸,让他按照上面的要求,准备了这些自行车的零件。

传动带、齿轮、车架都还不算难,如今最难的地方有两个,分别是刹车和轴承,无论是刹车线还是轴承都不是这个时代能轻松制造出来的。

至于车轮嘛,现在还没有开始涉及到橡胶技术的开发,于是只能以金属打造的轮毂,直接上了。

反正古代车轮也都是实心圆木所打造的,也没有考虑到减震,想要减震全看马车里面垫子够不够多够不够软和。

没办法,就算朱楩脑袋里有再多的知识,可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限制,连小小一辆自行车都难以完成,制造不出来轴承的话,就只能以钢珠代替了。

幸好只是一个自行车罢了,也不需要那么精密的轴承。

当然了,朱楩突然想弄个自行车,除了上述的,关于军队,以及一些技术层次上的想要提升目的以外,主要还是想补偿一下徐妙锦。

人家徐妙锦当初不顾一切追到了边关,乃至独自一人出了贺兰山,那就是奔着殉情而来的。

后来两人又在边关重镇私定了终生,而且徐妙锦还毫不犹豫的跟着朱楩出征塞外,在草原上随着他南征北战不在话下。

徐妙锦也立下了天大功劳,偏偏又不能给她请功,不但没有论功行赏,反而还要眼睁睁看着木邱先被册封为偏妃。

怎么想,都太对不起人家姑娘了。

所以朱楩才准备了这么个礼物。

可惜不是粉红系的。

接着朱楩就告别了沈旺,与王福一人赶着一辆车,直奔徐府。

朱楩也没那么多讲究,不就是赶个马车嘛。

倒是街上行人纷纷侧目,他穿着蟒袍,一位王爷自己赶马车?你一个王爷跑大街上来赶马车了?

好家伙。

不过一听说这是滇王殿下,很多人就都露出释然的表情了。

渐渐的,朱楩已经要成为京城的一道风景线了,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位殿下平日里最恨那些纨绔子弟,尤其是李景隆,没少被他训斥。

不少人都还遗憾,若是当初常茂为首的那一挂纨绔子弟还在就好了,不知道这位殿下和那个大魔王之间能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可偏偏普通百姓反而不怕朱楩,因为朱楩偏爱百姓。

据说之前有一个老大爷,不小心惊了驾,殿下不但不责怪,反而飞身下马硬是以一己之力把受惊的马匹扭转了方向,强行阻止了下来。

否则那老大爷不得被马冲撞践踏个好歹出来。

事后殿下还亲切的扶起老大爷,还传唤自己的御医亲自照料一番,直到确认无碍,还留下几两银子才离开,弄得好像是殿下的过错似的。

还有很多次,比如路上遇到一些看着就穷苦的百姓,殿下不但一点也不嫌弃,甚至自掏腰包,或是从自己府上,或是就近找酒楼,该开粥铺开粥铺,该发放过冬衣物发衣服。

就连曾经也有一些的地痞流氓,无赖闲汉,整天无所事事就会滋生事端,欺压百姓坑蒙拐骗,除了好事不做,简直坏事做尽的那些家伙。

殿下前几日还特意带上府衙的差役,还有他的府上一百多近卫,绕着皇城特意走了几圈,该抓的就全给抓走了。

这一下不光百姓爱戴,连陛下都是称赞连连。

朱楩还把那些人好好教训一顿,情节不重的,就抽一顿,情节重的,甚至直接发配流放到云南去了。

现在可没有发配黑龙江宁古塔的说法。

总而言之,朱楩不论是在云南,还是在鞑靼草原,又或者是在这京城,都能很快得到民心所向。

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越是底层的人,不论是百姓,还是军中兵卒,只要追随过他一段时间,就恨不得把命都给他,再难变节。

其实也不奇怪,毕竟在这封建社会,朱楩自己不觉得的地方,很多时候连历来的贤君都很难做到,说是爱民如子都不为过。

这也让朱楩的名声正在飞快崛起,就算还达不到名扬天下的程度,可凭着他前两年与年前年后的功绩,再加上逐渐显露出的贤名,仍然让天下人看在眼里。

甚至连许多世家子弟都在感慨,若不是这位十八王出身太差,恐怕,真就轮不到那位皇太孙什么事了。

事实上齐泰最近就不止一次找朱楩对线,主要是奇怪,既然他如此贤明,不像是不讲道理的暴君昏君,却为何总是对他们文官集团不爽?总骂他们狗东西?

朱楩冷笑,心说明末东林党都干过什么好事?

朱楩不可否认,也有海瑞那样的清官好官,但是自古以来,又有几个比干?几个魏征?几个包公?几个海瑞呢?

其实海瑞他们只是做了本职工作,所作所为本该是尽忠职守的本分。

结果光是做了称职的工作而已,就已经称得上青天好官了。

可见自古以来这些文官集团该有多么不堪。

扯远了。

转眼间,朱楩和王福就来到了魏国公府。

徐府自然不会阻拦。

两人还一前一后赶着马车直接进了后院。

府里人也知道殿下一来就不会短时间内离开,阖府上下也基本上都是把他当姑爷看待了,连车位都留了出来。

只是这一次朱楩却带来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让人感到好奇。

徐妙锦这边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只是她院子里今天来了客人,不好主动找过去。

“是你的那位心上人殿下吧?”汤欣掩着嘴偷笑打趣道。

汤和在京城内也有一座信国公府,而且跟魏国公府并不远,毕竟无论怎么说,汤和的功绩都摆在那里了,又和徐达关系不错,反正两家也没有姻亲关系,让他们走动近一点也不怕。

如今刚刚回到京城,有一起随行的人员照看着汤和,倒也不用汤欣日夜不离的伺候。

毕竟她是个未出阁的大闺女,总不可能给汤和端屎接尿就是了。

平时其它方面还是有人专门伺候的。

并且徐达还没回到府邸,想来是去找汤和叙旧了。

于是汤欣也就顺势跑来找徐妙锦聊了起来。

两个姑娘年纪相当,家世也相当,若不是同为女子,再没有老朱家捣乱,恐怕两人就是青梅竹马指腹为婚的关系了。

“你就笑话我吧,”徐妙锦美目一翻,心中有些小懊悔。

汤欣在凤阳怎么知道她的事的?还不是徐妙锦自己去信说的。

汤欣一边笑,一边想起了与朱楩第一次见面时的景象,不禁点点头说道:“如今滇王殿下可谓是声名远扬,不但战功卓绝霸唱天下,以如今朝中大将来看,可谓是无人能及。恐怕就算我爹和徐叔叔当年,怕也不如他了。倒也是个英雄人物。”

别看汤欣看起来小家碧玉,此话一出,倒也透露着一股英气。

毕竟她也是汤和的女儿啊。

徐妙锦突然心里一动,撺掇道:“欣儿,咱们也好久没切磋一下了,运动一下如何?”

汤欣眼前一亮,却又无奈苦笑道:“我可没带鞭。”

“但是我这里可有木锏,不若你对付一下?我也用去头的枪杆,怎样?”徐妙锦不住的诱惑道。

需要注意的是,汤欣所说的鞭,可不是鞭子长鞭,而是独特的一种武器,据说唐朝尉迟敬德用的就是双鞭。

而锏也是类似的武器,正所谓鞭锏不分家嘛,也是唐朝的秦琼用的就是双锏。

还记得小时候贴的门神嘛,其实那就是秦琼和尉迟敬德,但是很多人都分不清两人谁是谁,以及以为他们用的是一种武器。

其实鞭有节,讲究的是十三节鞭。

而锏无节,更像是一根长棍,但是可不要以为锏没有威胁,上面也是有血槽,也有棱角分明的开刃刀刃的。

被锏砍一刀下来,轻者残肢断臂,重者也是当场丧命的。

而且因为锏的特殊性,很擅长战场上劈开敌人的甲胄。

这也让秦琼在战场上,以一长一短双锏纵横沙场,可谓是难逢敌手。

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汤欣一个看起来可可爱爱的女孩子,竟然用的是这般武器。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