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庄旭:“那我们岂不是只用两口锅,或者一口锅做两次就行?”

段晓棠:“都说是经验丰富的厨子。”

庄旭:“你不是?”

段晓棠:“我半路出家的。”就算当厨子,也是做小炒的。

庄旭:“一口锅造价多少?”

段晓棠直言相告,“连铁料加工钱,小锅五百文,大锅三贯。”

“有点贵!”这点钱对庄旭不是问题,但用铁锅和陶锅、青铜鼎锅一比,就知道差距之大。

算账已经成庄旭的本能,两口铁锅,连饭带菜,一荤一素一汤总计不过三刻钟,需要多少人呢?

切肉备菜的宽裕些三个人,烧火主厨也能干。去除前期准备食材的时间,只要四五个人三刻钟就能做出足够五百人的吃食。

而现在的饮食模式,各伙开火,捡柴的、摘野菜的、煮饭的……费时费人力还难吃。

最后一条有待商榷,段晓棠自己说做大锅菜的要诀就是:切碎煮熟放盐。

但别人同样这么做,怎么就不好吃呢。

如果一场大战后,回到营地就有热腾腾的饭食,而不是顶着刀伤还要饥肠辘辘的煮食……对士气绝对是莫大的提升。

段晓棠看着周围看热闹的一众军士,“都学着点,每顿一个伙轮着来,谁都躲不掉。”

打量手里炒菜的铲子,“以后这把铲子炒菜专用,不许拿它去挖土。”

众人连连点头,他们也是头一次见有人拿铲子做饭的。总觉得但凡说一句不好吃,就会一铲子拍头上来。

如火如荼的大锅菜事业轮换到第三个伙时,吴越终于领着后军来汇合了。

两方一会师,吃过一顿大锅菜之后,段晓棠和庄旭留下大部分战利品,让吴越范成明慢慢出手,领着轮换的人员继续向前。

分成两部分是不得已而为之,除了吸引目光和地方周旋之外,段晓棠头次出征,能指挥多少人,不光外人连她自己都没底。领军出征和校场训练绝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看来,她领五百人没问题,这一阵历练过后,很快一千人就能真正汇合行动了。

尹金明和刘耿文“愉快”地回归到“小锅菜”的阵营,却没有半点高兴。

不说军功,连伙食都直线下降。

不是范成明克扣伙食,他们的食材供给比在营中丰富多了,单纯的手艺问题。

为了腾挪得开,段晓棠把两口锅都带走了。可在驿站,她用简单的调料食材都能做出美味。

跟着段晓棠和庄旭,除了行军打仗,余下上山下河,放风的机会有的是。但轮换到吴越范成明手底下,常在城中,饮食不缺,到底少了几分趣味。

李君璞在县衙,无法直接接触军报,但总有些渠道可以知道情况,比如京兆各县递送来的信报,一般是告状。

吿一些和他们不搭界,但位置高的部门,比如南衙。

可惜翻阅几次,都没有找到想要的消息,段晓棠那支军队彷佛泥牛入海,全无踪迹。

吴越的护卫同长安联系,往南衙那份给吴岭,还有一份要交给韩腾。

右武卫大将军的牌面必须有。

以韩腾多年老辣的军旅生活来看,这份军报夸张得像假的。一天一个甚至两个山寨,只有杀敌俘虏人数,半个多月来己方只有几个轻伤。

吴越几人没必要作假军报,所以战况都是真的?

问亲卫:“可有尚书省的申饬?”

亲卫:“并无。”

行兵哪有不与地方冲突扰民之处,如何应对申饬写辩驳折子,韩腾都是做老了的。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