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悟知行

大槐树下,这里曾经是刺客因为不忍心杀害姬昱而撞树自尽的地方。

树下有着一块木碑,上面写着“无名氏之墓”。

在旁有着栽种过的花,要是放上后世的照片,还真有几分样子。

昱在树下倚靠,听到了自然的风声和孩童们在远处的嬉戏之声。

“天道的法则无拘无束,孩童的心思纯净善良,这是多少人所追求不到的啊。”

他在树下正抛去以往的假仁假义,在悟知行之后只有一个想法。

真知真行从良心,知人知道改天下。

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仁者,可在此刻,他正在转变为仁者。

姬昱也不是天生的贤者,要不是有着来自后世的知识,他估计也不会借用圣贤的话在这个时代成为“贤”,也正是因为他有着“局外人”的智慧,他才能够超出时代的限制。

可也因为他是局外之人,对大时代的人总不会抱有真挚的感情,所行的仁义和德行也多为利己,虽然能够知道其中的道理,可是他也就仅仅只是知道。

在以往,他的知行并不相称,他有着读书人的高傲、也有身为贵族俯瞰的偏见,他所依靠的也只是天生的身份背景和来自后世的智慧,也因为这样的高傲,他在知行和道的门前一直徘徊,不得入门,可一朝得悟,昱也就随之放下了无形的包袱。

那是每一个人心中固有的包袱,读书人为了他拼命的苦读,不在乎书中的真理,在乎其书的价值。似乎读书人因为读书这一门路就能够穿上长衫,摆脱庶人的阶级。

士大夫也因为那样的包袱拼命的争夺,也只是为了争夺一个价值。

人心中固有的包袱在阻碍着人的发展,昱也因为包袱整日思索如何与晋国斗争受利,如果用适当的利益去改变天下。

可因为那样的包袱,姬昱在以往就算读了再多的书,也不能够踏进道的大门,利益和成见在用力的拉扯他。

正所谓求利者无缘于道就是如此。

如若为了利益而读书,那读书就只是为了价值,而不在乎书的本身,哪怕书写得再明白,也会受限不得其解。

如若为了利益而求官,那作为官吏也只是为了价值,而不在乎官职本身的职能,哪怕为官在表面做得再好,也只是虚伪。

这样的假读书、伪君子,都是没有施行知行之道,没有通过良知本身的知去施行,更别说得到真知了。

读书人知道书是好的,要向书中学习。可有些环境下,周围的人都会告知书生,不读书就要当做庶人;在这样利益功利的话语掺和下,原本的知行就没有做到,也不符合知行合一。

姬昱在树下,长长的吐出浊气。

他正在排空心中带有的私欲,私欲会影响到他追求这样的道。

深秋的风吹下槐树少有仅剩的花朵。

槐树一般都是五六月开花,可因为晋国今年的气候有所推迟,再加上姬昱的侍卫偶尔浇水,让这颗大槐树反季开花。

树上已经不见花芽,显然落下的花朵已经是最后一簇。

花落在了姬昱束发的头顶,不由惹来发笑。

“本以为苹果树下牛顿悟道只是虚传,没想到现在有了槐树落花,姬昱悟道。”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