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登场!

第164章拿破仑登场!

各朝古人看着一个又一个的人被推上断头台处死的画面,满脸骇然。

这些人没有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就被推上了断头台。

行刑的人甚至已经麻木。

各朝古人本想着罗伯斯庇尔刚正不阿,会是个清官。

没想到这个评价是堆积在无数人命之上。

如此一来,法兰西岂不是又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一些义愤填膺的百姓忍不住骂道:

“呸,草菅人命!”

【这些人中不乏知名学者、社会人士和高级将领,他们的离世给法兰西带来了几乎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中一个尤为严重的后果是,罗伯斯庇尔成建制地清洗了法兰西的海军将领,这为日后法兰西海军的溃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1794年4月5日,罗伯斯庇尔将他的昔日盟友雅各宾派元老丹东,亲手送上了断头台。】

各朝皇帝看着天幕上有些血腥的画面,脸上却是平静如水。

为了保障国家政权的稳定,有时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

该出手时就出手。

宁杀错,不放过。

即使是昔日盟友又怎么样呢,是派系元老又怎么样呢?

一旦被埋下怀疑的种子,就逃不过被杀的结局。

历史上的开国功臣又有几个能善终。

【在行刑前的那一刻,丹东对着他说,“下一个就是你”。】

【三个月后,丹东的预言竟然成真。】

【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会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发誓要彻底清除共和国的敌人。】

【然而,他的言辞过于激烈,几乎指控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议员们感到不安,纷纷要求他明确指出敌人的名字,但罗伯斯庇尔却粗暴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各朝皇帝纷纷摇头。

这个罗伯斯庇尔这个行为也算是一种昏招了。

给自己树敌太多,可不是个好做法。

为了巩固政治杀一个两个盟友还好说,一次演讲将议员全部得罪光了。

这些议员恐怕都会担心自己难逃一死。

按照以往法兰西人民敢审判国王的做法,罗伯斯庇尔可能即将就会被审判了。

说不定要和路易十六一样的下场。

【7月27日,当罗伯斯庇尔再次踏入国会的大门时,迎接他的却是一张全票通过的逮捕令。】

【7月28日,罗伯斯庇尔被押送至革命广场,和路易十六在相同的地点,以同样的方式,终结了年仅36岁的生命。】

【罗伯斯庇尔这个“噩梦”消失了,然而,法兰西的噩梦却并未因此而消散。】

这下又要乱起来了。

一个政权的落幕,势必有另一个政权崛起。

这样的念头在历代古人的心中纷纷闪过。

【雅各宾派失势后,限价令也随之失效,导致“指券”的价值急剧缩水,竟降至面值的百分之三。】

【这一严峻形势,相信诸位都心知肚明。】

【巴黎再次开始了起义,反法同盟又趁机发起反攻,保皇党蠢蠢欲动开始了叛乱。】

洪武年间。

朱元璋神色一凛。

天幕中反复提及通货膨胀。而且巴黎的起义,还与之相关。

若是大明宝钞最终也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会不会也导致百姓起义?

才刚刚稳定下来的大明江山,可万万不能出这样的乱子!

朱标也是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看了一眼朱元璋。

“爹,咱们得好好制订出一个发行制度了。”

“一旦引起通货膨胀,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已经深刻知道了通货膨胀的危害。

“嗯,咱们先暂停发放吧。”

“制订好章程之后再说。”

永乐年间。

另一时空的朱棣也是头秃。

想着要不干脆就直接废除大明宝钞算了。

还是直接丢给大胖儿子处理得了。

反正大胖儿子日后也是皇帝,大明宝钞也是他该解决的问题。

【在这风雨飘摇之际,法兰西急需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新领袖。】

【而正是在这关键时刻,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拿破仑,挺身而出,登上了历史舞台。】

天幕铺垫到现在,主角刚刚登场。

正是视频开头那个加冕的男人。

正值法兰西内忧外患之际,他该如何挽大厦于将倾呢?

众人纷纷好奇,继续看向天幕。

【1769年,拿破仑出生于法兰西南部的科西嘉岛。】

【1779年,年仅10岁的拿破仑,便进入了法兰西布里埃纳军校就读。】

【他在那里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尤其是在数学和几何学方面。】

【1784年,拿破仑以优异的成绩从军校毕业,随后直接被选拔到巴黎军官学校,专攻炮兵学。】

【此时,欧洲的火炮科技正经历着一次极为关键的变革。】

【1774年,法兰西炮兵指挥官格里博瓦尔革新了铸炮技术,先将火炮浇筑成实心,然后再开出炮膛。】

【这种新工艺大大增强了火炮的承受力,使得火炮能够在减少装药量的同时,达到更远的射程。】

【这不仅意味着攻城炮的威力大增,也赋予了野战炮更强的机动性。】

【拿破仑早早地洞悉了这一点,他深知一个由火炮主宰的战场时代即将到来。】

各朝皇帝早已知道,在未来的战争里,火器极为关键。

他们纷纷派人记下视频中介绍了火炮科技的改进方法。

尤其是朱棣,此时格外兴奋。

大明目前正在大力研究新式火器。

有如此工艺,岂不是如虎添翼!

待研制出来装在战船上,大明水利战力必能翻倍!

到时候就可以效仿欧洲,发展殖民地。

嘶!

想想就刺激!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