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这就是我们背诵《滕王阁序》的意义
曹操一下就汗流浃背了。
这个视频果真如他所料,把这些帝王得罪光了啊!
此时,皇帝聊天群中的皇帝们都在疯狂@他。
“大秦祖龙:@曹阿瞒,这把你可谓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呀~”
“曹阿瞒:对不起,我不是皇帝,我只是魏王!”
“大汉野猪:@曹阿瞒,听说我打匈奴不行?你很行?”
“曹阿瞒:我曹丞相可是匡扶汉室的大大滴忠臣啊!肯定是您指哪打哪啊!”
“至尊二凤:@曹阿瞒,我是你“玄武兄”?”
“破碗老朱:@曹阿瞒,小子,你有点狂妄!”
“曹阿瞒:您几位可都是王朝末年活到了最后,还建立了强大的王朝。我终其一生也只是割据一方,这差距确实大。我肯定比不上您二位嘞。”
“曹阿瞒:诸位,多有得罪,莫怪莫怪!”
“黄袍加身:我是不是不配有姓名......”
“大秦祖龙:你是?”
“至尊二凤:你是?”
“破碗老朱:你是?”
“曹阿瞒:您是?”
赵匡胤破防了。
视频标题是“秦皇汉武唐宗明祖”,其余三位在视频都说话了。
就他在视频中一直被绑着,口还被封住,不能言语!
后人这是什么意思!
“你坐宋朝那桌”,这又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他赵匡胤,看不起宋朝吗!
下一个视频开始播放。
【或许,这就是华夏后辈背诵《滕王阁序》的意义。】
“《滕王阁序》?”
“这是何人所作?”
“华夏后人竟然还要背诵?”
“视频用这个标题,想必《滕王阁序》是一篇文采斐然的佳作。”
嬴政一下就抓住了重点,接着吩咐道:
“来人,快快记录下这篇锦绣文章!”
“这不是王勃做的一篇序吗?”
“王勃啊,不愧为“初唐四杰”之首!”
“可惜了,天妒英才!”
苏轼嘴巴里塞满了美食,一边吞咽一边开口说道。
他还是挺欣赏王勃的。
王勃,未成年时便被称作“神童”。
十六岁时就已经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
如果能顺利走下去,他一定会前途无量。
可惜仅仅在两年后,因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的文章为其助兴。
传到唐高宗李治那里之后,惹得他大怒!
李治认为王勃是用心险恶之人,挑拨了皇子之间的关系。
于是将他贬出了京城。
王勃的仕途才刚刚开始,却因戏言戛然而止,其中的苦闷是任何人都不能理解的。
也许,真如《滕王阁序》中所言“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王勃在地方上任职之后,私藏了一个死罪的官奴,而后又因为将其杀死获罪。
幸亏遇上了大赦,王勃才没有被处死。
然而王勃此番下狱,连累到其父被贬交趾。
出狱后的王勃满怀愧疚去看望父亲,路过豫章郡时,正好赶上阎都督新修滕王阁大宴宾客,这才有了《滕王阁序》这篇经典之作。
而王勃在见过父亲之后,于返回途中,因溺水而死。
只能说,能写出这种惊才绝艳的文章之人,可能是连老天都在嫉妒他吧!
苏轼觉得自己这一生和王勃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同样出身名门,同样少年得志。
同样遭受贬谪,且一贬再贬。
王勃被贬之后,写出《滕王阁序》。
他被贬之后,写出《前赤壁赋》。
然而,他与王勃最大的不同,就是心态。
他既承担了命运的打击,也享受了命运的馈赠。
被贬途中,一路吃吃喝喝,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人世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也!
还有一点,王勃被贬连累到自己的父亲。
这也是王勃总是羞愧和自责的原因。
而他则有个好弟弟,为了捞多次被贬的他,官还越做越大!
可以说,他被贬得毫无负担!
乾隆此时则是一脸不屑。
“这不就是一篇骈文么!”
“写得再好又有什么用,骈文已经没落了!”
“朕倒要看看没落的骈文,在华夏后世还有什么值得背诵的意义!”
“必定比不上我的万首诗作!”
和珅连忙说道:
“骈文辞藻华丽,浮夸至极。”
“万岁爷的诗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想必是万岁爷您的诗作更胜一筹!”
乾隆满意点头。
天幕开始播放。
【假如王勃故地重游滕王阁。】
天幕中出现一座巍峨耸立的阁楼。
突然金光一闪,阁楼前的广场上出现一个白衣束发,手中持了一卷书的古代男子的卡通形象。
背景中给出了这名男子的姓名,“王勃”。
王勃满脸问号,发出灵魂三问:
“我是谁?”
“我在哪?”
“这是何年何月?”
正在此时,一名小哥突然出现,对着王勃举起胳膊大秀肌肉。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王勃恍若初醒,接过游泳健身的传单,随即抱紧这名小哥哇哇大哭。
“兄弟,相见恨晚啊!”
小哥一脸懵逼,赶紧溜走。
唐高宗年间。
刚刚在滕王阁中做完序之后,已经告辞正在路上的王勃,觉得颇有些尴尬。
后世之人想象力可真是丰富!
不仅会想象后人穿越到古代,还会想象古人穿越到现代!
只是后世之人为何将他想象成这胡乱抱人之人。
还是抱一名男子!
这也太羞耻了吧!
天幕继续播放。
旁边突然“哇”的一声,吸引了王勃的注意。
是两名抱着手机的小学生在惊呼。
“这滕王阁皮肤好帅啊!”
王勃一愣。
“这是滕王阁?”
他转身看了看身后的阁楼。
阁楼在夕阳的映衬下,仿佛渡了一层金光。
阁身以红色为主色调,辅以金色装饰。
阁顶之上,飞檐翘角,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此时天幕中出现关于滕王阁的简介。
【因王勃所做《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
【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