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上钩

调遣多少增援部队,取决于到底有多少敌人活跃在清朝旧地,增援的人少了,无济于事,多了又会影响正面战场。

偏偏多尔衮就是无法确信,袭击清朝旧地的敌军数量。

盛京来报,只说敌军神出鬼没,一天之内,最多有三座城池遇袭,根本无法统计敌军数量,保守估计也在五万人以上。

“而且还是清一色的精锐部队。”盛京留守官吏信誓旦旦地说。

虽然他们没见过神武卫,但不妨碍他们将神武卫夸大,否则的话,不就显得他们无能吗?!

再说也确实无法统计,并非盲目夸大。

“五万精锐?”

如果帝尘跟多尔衮在一起,就一定能看破这个谎言。以南方联军之实力,尤其是异人军团,没可能调派五万人北上。

可多尔衮无法做出如此判断。

按常理推断,要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拿下山海关,全歼山海关八千守军,还要在清朝旧地制造如此大的动静,五万精锐并不算多。

“这就麻烦了!”

以敌军五万计算,想要夺回山海关,并且深入旧地,击溃敌军,保守估计也要安排十五万大军出征。

留守燕京的清军只有五万,而且还不能全部北上。

也就意味着,至少要抽调十三万部队北上,主力战场就只剩下三十七万大军。相比两路南方联军的三十三万部队,就不再占据明显优势。

以如此兵力,想要击溃南方联军,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多尔衮可不自大,敌对阵营的异人军团能击溃多铎部,定然不凡。

思来想去,多尔衮只能取一个折中之法。

从两路大军中,各抽调七万人北上,汇合留守燕京的四万部队,组成一支十八万的大军,北上攻打山海关。

以占绝对数量优势的浩浩大军,争取在一周之内,解决“后花园之患”。

至于主战场,两路清军都暂且停止南下,就地休整,等到北路军夺回山海关之后,再做打算。

原地坚守的话,多尔衮还是非常自信的。

严格来讲,多尔衮的布置并无不妥之处,帝尘得到消息,心中却是莫名一颤,生出一丝不安。

帝尘总感觉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

转眼之间就过去三天。

十四万清军已经折返燕京,跟留守燕京的四万部队汇合之后,北上山海关。顺利的话,次日一早就能抵达关口附近。

南明阵营负责镇守山海关的,正是皇家舰队,包括一万五千名火枪手以及一万两千名刀盾兵。

协助军队防守关卡的,还有百余门P1型火炮。

以如此防守阵容,即便清军出动了十八万人,山海关也能坚守三天以上。由此可见,这一场战役,欧阳朔将南明阵营的资源简直利用到极致。

即便如此,按眼下的进展,北上清军只是完成多尔衮制定的作战任务的时间,会比预期的一周,要长一点。

从根本上来讲,并不影响全局。

问题是,接下来形势的发展,对清军而言,简直就是一场噩梦。短短不到一周时间,原本的大好形势就一泻千里,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逆转。

变故出在一个被多尔衮忽视的方向——大西国。

按多尔衮的判断,只要清军不主动出击,大西国定然会安于现状,老老实实地呆在陕西、山西一代。

这本是很正确的判断。

前提是,没有欧阳朔给张献忠写去的一封密信。

“人的贪婪,是没有止境的。”

在攻占西安,全歼大顺军余部,占领整个陕西行省,并且即将攻占山西全境,对张献忠,对大西国而言,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胜利。

足以让他们炫耀一辈子。

好在张献忠怀有一个“一统天下”的野心,再次上了欧阳朔的钩。欧阳朔的计谋其实很简单,说出去一文不值。

他只是对张献忠说:“燕京城会引来一个军事空当期,城池防御空前虚弱。你如果真想一统天下,就必须拿下燕京。而这个难得的空当期,就是大西国唯一的机会。如果错过,就只能偏安一隅了。”

张献忠得信,自然是将信将疑。以他的人生经历跟阅历,实在想象不出,这世界上还有光做好事,不求回报之人。

南方联军费尽心思,又是在主战场牵制清军足以,又是攻陷山海关,吸引留守燕京的清军,好不容易制造出一个空当,却让大西国去收割果实?

“这没道理啊!”

张献忠虽然将信将疑,可到底还是上当了。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本来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明面上,张献忠并没正面答复欧阳朔,暗地里,他其实已经在悄悄集结大西军,布置在京师附近。

一旦燕京真的空虚,张献忠是不会犹豫的。

正如欧阳朔所言,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从其他方面考量,攻占燕京,对一个旨在制霸天下的政权而言,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这种诱惑,张献忠根本无法抵抗。

战役第三十九天,就在十八万清军离开燕京之后不久,十二万大西军突然杀入京师,直奔燕京而去。

张献忠作为明末农民起义最著名的领袖之一,关键时刻,从不缺少豪赌一把的魄力。只要能拿下燕京,张献忠也是不怕堵上大西国的国运。

面对十二倍的敌军,燕京就算座天下雄城,也立即告急。

十二万大西军抵达燕京郊外之后,根本不做休整,连夜发起猛攻,务必在最短时间之内,拿下这座雄城。

张献忠信心满满。

多尔衮收到燕京送来的求救飞鸽传书时,心里立即咯噔一下,脸色首次大变,再无平时的镇定自若。

“原来,这才是敌人真正的底牌吗?”

南方联军的动作完全出乎多尔衮的预料,彻底打乱了他此前的布置。等于是说,整个过程,多尔衮都是被欧阳朔牵着鼻子走。

欧阳朔制定的一系列作战计划,环环相扣,每一步看似不经意,也无太大杀气,组合在一起,却能撬动清朝根基。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