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之柳(二)

第八十一章无心之柳(二)

在经营石厂的理念上,侯卫东与曾宪刚却发生异议。

曾宪刚的想法,根本用不着办工商执照,把盖山揭开,申请点炸药,石厂就开张了,有了来买,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样,简单而实在。

侯卫东的想法稍不一样,他认为,开石厂,小打小闹没有意思,还是要办工商执照,进行税务登记,这样,才能和大企业打交道,虽然前期有些投入,最终却能赚得更大的利润。

曾宪刚是把全家所有的钱都投入了石厂中,把这个石厂就看得很重,所以他按照自已的想法,不肯轻易让步,和侯卫东争执不下。

“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有没有人来买也说不清楚,花这些冤枉钱不值得,我的意思是先把场子拉起,等到有了生意,再补手续也不迟。”

侯卫东也没有真正做过生意,他想的东西多是来自书本,“不办手续,拿不起发票,这是违法行为,被查到是要被罚款的,而且,和益杨县的大企业打交道,我们一定要正规,这是从长计议的做法。”

曾宪刚摇头道:“山上石头到处都是,我们两人把石厂开起了,肯定有许多人也跟着开,他们肯定不会去办手续,如果我们的费用比他们高,就没有生意。”

侯卫东也坚持自己的意见:“我还是主张把手续办好。名正才能言顺,我们一定要盯住大用户,小敲小打没有多大意思。”

最后。两人都退后一步,先借着修公路之机,把石厂开起来,与时同时,逐步把手续补齐。”

到了一月中旬,从下青林公路连接到独石村办公室的公路毛坯已经出来了,辅上片石和碎石。再压实以后,就可以通车了。只是到了这一步,就需要投资,但凭人力就无法解决了。

侯卫东就找到粟明,递上了有刘维工程师建议意见的申请表。想争取一些资金。

粟明仔细看进度表,道:“如果辅片石和碎石,费用不低啊。”

侯卫东就道:“整个公路其实分为两段,一段是上山公路,另一段是山顶公路,山顶路是平路,可以暂时不辅片石,但是上山路是盘山路,不辅片石和碎石。这路就危险,根本不能通行。”侯卫东笑眯眯地对粟明道:“粟镇长,这一次县里不是奖励了二十万。能否拨一点在公路上。”

镇政府实行的是财政一支笔审批,粟明是副职,没有签字权,对于大笔资金的使用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策权,他就道:“这事我去跟秦镇长商量一下。你在这里等一会,我去找秦镇。”

秦飞跃看了申请表。道:“这事先放一放,我刚刚得到了准确消息,还没有来得及给在大家通报。”

“交通局编制了全县的乡村公路规划,四大班子集体听取了汇报,原则上同意了这个规划,在规划中,上青林有一条公路,不仅要与下青林相连,而且还要朝西走,将李家镇、吴滩镇、有龙镇这一大片连结起来。”

李家镇、吴滩镇、有龙镇是益杨的几个建制制,与青林镇、春柳镇隔山相望,直线距离不过四、五公里,但是,从青林镇到李家镇等镇,由于互相没有通公路,则必须先到益杨县,然后再从益杨转车,也就是说,从青林镇步行到李家镇,翻山越岭,也就是一个小时,而坐吉普车,至少需要五个小时,更别说客车了。

秦飞跃就道:“这样一来,上青林公路就成了县道,县道就要由县财政来投资,所以,镇里不要急于投资进去,免得花冤枉钱。”

粟明脑袋转得快,道:“规划是规划,真正落实还有一段时间,94年是交通建设年,各镇都不傻,一定会各显神通,争取县财政在当地投钱修路。”

秦飞跃就道:“我也想过这问题,镇里不能投钱,但是三个村仍然要继续投劳,将上青林公路毛坯已经挖出来,毛坯挖出来,就是一个最有利的竞争条件,我们抓紧时间向县政府写报告,申请今年启动上青林公路。”

“这事要通过党政联席会研究,形成共识以后,我向马县长汇报,县里马上就要开人代会了,争取把上青林公路纳入县政府的重点工程。”秦飞跃是搞企业出身,深知公路修通的价值,高兴地道:“真是修通了上青林公路,上青林资源就被盘活了,我这镇长也就好当了。”

侯卫东得知这消息,也很高兴,对粟明道:“县道的等级比乡村道要高得多,幸好当初修公路毛坯的时候,严格按图施工,如果当时偷工减料,说不定就要返工,万幸。”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县里面要投钱,我们是否还继续修路?”

粟明转达了秦飞跃的意见,道:“规划是在纸上,落实下来才算数,这事谁也不敢打包票,你们还是要继续修路,为将来的竞争打下基础。”

当天下午,青林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第一个议题主是上青林公路,与会人员对于争取县财政投资修路达成了高度的公识,决定继续由粟明挂帅争取落实此事,并由高乡长出面,到沙州向人大主任高志远汇报,争取他能帮着青林镇说说话,促进规划的落实。

第二个议题就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三个镇属煤矿老板提出了货款的申请,镇长秦飞跃然同意帮弯嘴煤矿杨家福货款,书记赵永胜却认为望日煤矿条件更好,应该优先考虑,两人在办公会上再次拍了桌子,不欢而散,后面几个议题也没有提出来。

侯卫东回到了上青林场镇,把最新消息向高乡长作了汇报,高乡长就面露难色,道:“侯兄弟,按镇里的意见,三个村还要继续修毛坯,可是如果县里把上青林公路升格为县道,村里干部恐怕就不愿意义务修路。”

侯卫东不以为然地道:“高乡长,我是这样想的,不管县里政策如何,只要没有真正明确下来,修路的计划就不变,秦大江他们应该会支持。”

上青林三个村为了修好公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青亩费分文不付,田土的调整也由各村自己处理,这些开支,若按照部颁标准来说,是一笔大数目,由于村民们修路的心情很迫切,就由三个村七千人共同承担了这笔费用。

但是,乡村道路升格成了县道,理论上修路的主体就变成了县政府,再让三个村的干部无偿支援,恐怕就有些困难。侯卫东到乡镇的时间毕竟只有半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果然,第二天在小范围通报了这事,三个村的六位主要干部就表情各异了。

望日村的书记贺合全最先发言,他最担心事情有变,高声道:“现在公路已经到了尖山村,望日村里投了工出了钱,我不管是不是变成县道,先把毛坯修到望日村再说。”

秦大江就打起了小算盘,公路毛坯已经将独石村全村贯通,如果县里接手,独石村就可以不出钱了,而且就算县里暂时不投资,用块石、片石辅一层,汽车已经能够上山了,他就道:“公路升格成县道,就不是我们三个村的事情了,县里肯定要出血,我们继续修就是傻子,白花钱。”

秦大江的说法引起了村干部的响应,修公路所用资金不在少数,如果能让县财政出钱,村民不仅可以不出劳,而且或多或少都可以或得一些补助。

看着村干部纷纷附和秦大江的说法,侯卫东这才想到高乡长在会前说的话,论到对村社干部的了解,他确实远远不如高乡长。

侯卫东道:“我的意见很明确,路已经修到了尖山村,再努力一个月,就能修到望日村,如果这次停下来,以后的事情就说不清楚。”

贺合全站起来道:“修独石和尖山那一段,望日村一个人没有少,一分钱也没有少出,现在想不修,绝对搁不平,如果真要停下来,我就组织人把前面的公路挖断,大家都不要想通车。”

唐桂元深吸了一口烟,道:“县里是否明确要修上青林公路?”

侯卫东解释道:“现在只是做了规划,还是落在纸上的东西,是否动工,谁也说不清楚,而且全县乡村道路规划,涉及到全县所有乡镇,先修哪一条也没有明确,我的想法是按照原计划继续修路。”

江上山道:“侯疯子,如果县里面同意修路,我们三个村就亏惨了。”

高乡长一直没有说话,这时他道:“我们把公路毛坯拉出来,就会增加上青林公路的竞争力,再找高书记出面做工作,希望就很大。至于以前大家投的劳,只能算是作了贡献,力气使了力气在,又不会掉二两肉,大家不要算小帐,要看长远,而且,只要县里确定要修上青林公路,有可能打水泥路面,你们前期的投入又算得上什么?”

高乡长的话入情入理,大家都默不作声,各算各的帐。

(第八十一章完)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