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七十三章 身价

诗婢家的经营路子也的确符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高端老路线,与当时的社会名流、蜀中文人、丹青圣手等诸多川内文化名人如曾奂如、方鹤斋、赵熙、尹仲锡、林山腴、刘豫波等关系密切。众人常在诗婢家小聚,品古鉴今、诗画唱和,人称“五老七贤”。

三六年的时候,郑次清之子郑伯英接手经营诗婢家,又增加了木刻水印、彩色名笺等经营项目。

抗战时期,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黄君璧、丰子恺、谢无量等名家纷纷入蜀,诗婢家精致之装裱、精良之笔墨均受青睐,大师们皆倚重诗婢家,成为诗婢家的常客。诗婢家的木刻水印诗笺粉本也多出自当时名家之手,谢无量称其“精镌笺谱,深得古意,大雅君子当有取焉。”

战时交通阻断,宣纸紧缺,张大千便与郑伯英一起赴夹江研究造纸技艺,两人结合宣纸和竹纸工艺,在竹纸原料中加入了麻、楮、棉等配料,开发出“大千书画纸”,纸质上乘,享誉海内外。

这个时候是诗婢家最辉煌的时刻,也给诗婢家留下了许多名家珍品,成了现在成立诗婢家美术馆的底气。

不过周至却觉得诗婢家的主营业务出了些问题,曾经和荣宝斋齐名的装裱大店,现在却不以装裱出名了,木刻水印诗笺粉本也多是存货,反倒是文房四宝和艺术品拍卖,干得风生水起。

虽然盈利能力比工美强多了,但是周至还是觉得缺失了曾经的传承,非常可惜。

“就装裱一门来说,蜀工本来也该和扬工,京工齐名的。”周至还是说了出来:“可惜了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启老爷子笑道:“肘子你不就是新蜀工?这么理解就挺好。”

“不过也没见诗婢家的人来找我……”周至不由得摇头:“修张大千的画我还是有心得的,对夹江竹纸的了解也不弱。”

“你的身价,现在除了义务劳动,谁还请得起?”王老爷子白了周至一眼。

“我有身价吗?”周至有些莫名其妙。

“肘子有点骄傲了啊。”陈时中说道:“你没身价,谁还有身价?你数数你修过的那些东西,别人一听,就望而却步了。”

“对,最早是修蜀大的《巴蜀全图》是吧?后来在荣宝斋用引火烧铅法修易元吉《獐猿图》,再后来白阳青藤六册页,陈徐朱石十图轴,醇王府六手卷,还在海外修了《瘗鹤铭》和《真草千字文》,是吧?”

“啊这……”周至没想到自己干过的事情居然一直给有心人看在眼里,不由得傻了。

“嘿嘿嘿……”陈时中见周至吓了一大跳,这才说道:“我也是干古画鉴藏的,业内出了一匹年轻的黑马,当然要了。”

“刚刚说的那些珍品,一般干装裱的,一辈子能够上手一副,那就是了不得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