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三吴

天师道,又名五斗米道,由张鲁父子发起,在巴蜀、汉中一带流传。张鲁降曹操,五斗米道开始流传进河北。曹操和曹丕都重视五斗米道,利用其宣传「汉将终,魏当受命于命」,为曹魏禅代进行思想宣传。

司马炎代魏立晋,开始提倡忠孝治国,打压五斗米道。然而不久,八王之乱爆发,永嘉南渡,天下动荡不安,天师道(五斗米道)在江南一带广为流传,士族中王羲之、谢道韫这样名字中带「之」、「道」的,多半中天师道信众。

天师道在民间信众很多,朝庭为了拉拢民心,转而扶持天师道,朝中大臣纷纷拜天师道首杜子恭为师,杜子恭死后,传道首给孙泰。孙泰是琅琊人,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永嘉年间随朝庭南渡后,孙泰拜杜子恭为师,得传道术。

孙泰深知要让天师道发展,必须交结朝中大臣。与时任廷尉的王雅交好,朝中一批大臣师事之。

太元十八年(393年),王珣怕天师道威胁皇权,力劝孝武帝将孙泰放逐广州。哪料广州刺史王怀之也是天师道信徒,征召孙泰为郁林太守,天师道在交广地区得到发展。

太元二十年,少傅王雅建议孝武帝召回孙泰,先后出任徐州主簿、辅国将军、新安太守,不到十年时间,天师道借助士族的推动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王恭兵败身死,孙泰却不肯息兵,依旧招聚人马,聚资亿万。有识之士皆感觉孙泰存心不轨,只是障于他与中领军司马元显关系密切,没有人向朝庭举报。

会稽内史谢輶(谢石第四子)发觉情况不妙,向朝庭举报孙泰有谋反之心。司马道子接到奏报时,正值殷、桓、杨三家在浔阳会盟,司马道子生恐后方不安,所以答应了荆州军的条件,全力对付孙泰。

司马道子知道儿子司马元显与孙泰交往甚密,让其写信给孙泰,声称让他进京为天子讲道。

司马元显心有不愿,却不能违逆父王,只得依命写信。接到司马元显的信,孙泰不觉有伪,带着儿子进京,准备向会稽王父子讲授长生不老之术,谋取国师之位。

成为国师的想法来自三年多前北方道士寇谦之来访,交谈中孙泰得知寇谦之有意成为帝王师,让天师道成为国教,这让孙泰亦感动心。

司马元显的信中隐约提及,其父会稽王对长生之道很感兴趣,孙泰精心准备了一番,准备打动这位朝庭的实际掌权者,让天师道成为国教,作为教首的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国师,起兵造反一事暂且放下。

十二月二十日进京,孙泰父子七人直接被关入廷尉;十二月二十二日,孙泰与其六子被斩于市。前新安太守杜炯是天师道信徒,率天师道信徒在京口叛乱,被中领军司马元显率军平灭。

孙泰兄子孙恩得到叔父被杀的消息,连忙逃入海岛(1)。天师道信徒认为孙泰是「蝉蜕登仙」,有不少信徒前往海岛中追随孙恩,孙恩聚集数百人,伺机复仇。

三吴士族傻了眼,这一次又押错了宝,生怕迎来朝庭又一轮清算。

商议之后,派人带了重礼前往京城,先是找到司马元显的爱姬王异,通过王异向司马元显献上重礼,表示效忠之意。

司马元显收了礼,加上王异吹了枕头风,马上就要过年,便没有再提清算三吴之事。……

新息城,处处张灯结彩,准备热热闹闹过大年。

来汝南一年,杨安玄几乎没有歇息的时候,先是忙着赈灾,巡视属县;接着南下平叛,回到新息城后又实施各种谋划,前几日才送走齐家前往燕国的商队……

去年杨安玄是带着张锋到军营里过年,今年就不同了。赵田的妻子田氏带着女儿赵萱、张锋的娘孙氏,还有刚成亲的丁实和石草也跟着来了新息。

赵田见

了女儿眉开眼笑,一晃数年没见,小丫头高了一大截,让赵田既欣慰又感愧疚。杨安玄放了他两天假,让他安心做好女儿奴,陪女儿逛街买东西。

孙氏风风火火地张罗过年之事,清扫庭院、除旧布新、准备食材等等。张锋见了娘,开心得不得了,以后娘便不会再离开了。

杨安玄问了问丁实和石草的情况,得知丁、石两家在京口接下了面馆生意,两家人都知道家族兴旺的根源在杨安玄身上,不能淡了与主家的联系,商议之后便让丁实和石草前来听用。

杨安玄一直感觉身边缺家用的人手,这一下子算是补齐了,内务交给孙氏打理,让石草帮附,外事交给丁实,需要什么人手,让他们自行做主雇佣。

最开心的要算张锋,他笑得合不拢嘴,一来娘回来了,二来总算得了解脱,不用再替杨安玄办理琐事,有时间能多往军营跑跑,阴大哥上次说教他枪法,都只得空去了一两回。

杨安玄把汝南当成基业,允许成家的军兵把家眷接来汝南,并根据官府给流民落籍的政策,分配每丁四十亩农田、二十亩桑田。

汝南经历战乱,荒芜的田地很多,杨安玄与辛何测算过,来个几万户都能轻松安排。

对于麾下的军兵,杨安玄自然格外照顾,每户给牛一头,这钱从抢得庾楷的私产中出。冯援市义,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杨安玄收到父亲的信,让他年后回一趟襄阳,为他举办加冠礼。

算起来去年杨安玄年满二十,只是杨佺期忙于打仗,没心替他操办。

杨安玄也想与父亲进行一次深淡,烈火烹油,杨家就要大难临头,于情于理,自己都应提醒一番,并做些安排。

年后郗恢会前往京城任尚书,自己要护送他进京,让他免遭殷仲堪的毒手。

鞭炮声在府衙的宅院内响起,鞭炮声从府衙传至街市,传遍新息城,乃至整个汝南郡。

杨安玄站在檐下,倾听着这满是喜悦的声响,迎接隆安三年(399年)的到来。

作为太守,正月初一卯时杨安玄穿着新衣来到大堂,接受府中官吏朝贺,共庆三元之始,又到淮水河边称量河水,祈求丰年。

接受官吏拜年,前往军营拜年,与士绅饮宴,与商贾欢聚,与百姓共乐,歌舞升平。

正月初六,十余匹快马带着四辆马车出西门奔往襄阳城。从新息到襄阳城仅有前往洛阳的一半路程,正月初十杨安玄便来到了襄阳城。

杨佺期看着龙骧虎步而来的儿子,既是欣慰又是感叹,吾家子可谓英雄。

杨安玄恭恭敬敬地向父亲施礼,又向两旁的三叔、大哥等家人施礼。族人之中大伯杨广是南蛮校尉,住在江陵,不在襄阳城。

杨安深看着杨安玄有些不自在,三弟如此优秀让他这个大哥毫无光彩。

何氏不止一次地在他耳边嘀咕,他是嫡长子,杨家家业要由他来继承,何况杨家有了长孙,这家主的位置可不能被杨安玄得了去。

数年前杨安深根本没有此忧,他是嫡长子,安远是庶子不可能威胁到他,三弟不为父亲和大伯所喜,杨家家业肯定是自己的。

哪料数年过去,情形逆转,安远成了横野将军,白石垒一战深得父亲嘉许,有意将族军归他统率。

三弟更是风生水起,年方弱冠便成了汝南太守,杨安深担心之余又有些心中发酸,怕是杨家这份家业没有放在他的眼中。

反观自己,纳何氏为妾恶了父亲,要不是邵儿讨了父母的欢心,自己在族中的地位堪忧。

去年三弟派赵田来族中筹粮,自己鬼使神差般劝父亲族中要积粮应变,结果父亲只给了万石粟米,说不定安玄对自己生出误会。

看到杨安玄施礼,杨安深忙双手相扶,看看个头已然超过自己的三弟,心中感慨万千,叹道:「三弟,一别有年,你我兄弟都有些生疏了,今夜不醉不休。」

杨安玄笑笑,道:「弟自当相陪。」

大堂内一家人寒喧说笑,其乐融融。得知三哥来了,杨湫高兴地跑来,在堂外探头探脑地张望,被杨安玄瞥见。

杨安玄笑着招手道:「湫儿,见了三哥怎么不进来行礼。」

内堂虽是族人,杨湫过年已经十三岁了,算是成年女子,平日袁氏教导她规矩,所以杨湫虽然心切看到三哥,却不再像儿时那样直闯了。

看到三哥,杨湫满心欢喜,刚想开口,却鼻子一酸,眼泪扑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杨佺期看到女儿,对杨安玄挥手道:「去见过你娘。年前说要回家,你娘一天三次在我耳边念叨,不得安宁。」

杨安玄告退,来到堂外看到泪眼朦胧的妹子,微笑道:「湫儿长成大姑娘了,怎么还动不动哭鼻子。」

「三哥」,杨湫抑住扑入杨安玄怀中的冲动,敛身行礼。

杨安玄伸手轻轻揉了一下杨湫的头发,感慨道:「是大姑娘了,三哥再不能乱揉你的头发了。」

一句话,惹得杨湫泪如泉涌。杨安玄忙道:「湫儿莫哭,愚从汝南给你带了好多礼物,晚间拿给你。」

杨湫抹抹泪,扁着嘴道:「你寄来的东西不是吃的就是玩的,还当奴是小孩呢。快点走,娘都等急了。」

看着前面领路的湫儿,杨安玄心中暗叹,妹子确实长大了,再过上几年,吾要替湫儿寻个英雄人物嫁之。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