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被请上马车的时候依旧一脸懵。
“怪哉,难道是你我兄弟二人一路所行被秦皇所知?”
阳庆微微颔首,心中却对兄长的法并不认可。
因为早在秦始皇东巡琅琊时,便派人来请他。
当时自己隐居,并未显露医术。
车马行入城中,零散的宫殿,点缀在整齐的民居里面,两人像是来到了另一处是世界。
齐国临淄旧时模样已经相当繁华,但与簇根本不能相比。
很快马车行进到了一处隔绝的大路。
一股刺鼻味道传来,阳庆急忙捂住口鼻。
公孙光则是一脸好奇之色,询问御者,簇这是在干什么?
“修路!”
御者很随意的吐出俩字,这件事开春就在进行了,为了不妨碍民众交通,特地隔绝一半进行铺就。
黑色的大道让人看着惊奇,已经有部分道路铺就完毕。
比平常青石道路更加的好走。
两人一路遍览这热闹城市,行了两刻时间,总算是见到一处禁城。
“两位,请下车步行觐见。”
巍峨高耸的城门伫立,两人看到那十二尊巨大的青铜雕像延绵而去。
在让宫廷守卫再次勘验过身份后,由一位宦官引路,走进宫墙之内。
“陛下就在搭中会见诸位医者,二位请进。”
宽阔的大殿前,宦官止步。
阳庆看向公孙光,两人齐步进殿。
殿中,秦始皇随意而坐。
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竹简,皮革,绢布。
上面密密麻麻都是文字。
“齐郡医者,公孙光!”
“阳庆!”
“拜见始皇帝陛下!”
关注点从文字上移开,秦始皇便看到两个中年人躬身在殿郑
“两位远来辛苦,快快请坐。”
两人谢过,在左手空席坐下。
有一位老者在对面冲着了两人颔首。
“此是朕的医师,夏无且。”
两人眼睛一亮,当即拱手施礼。
这是位响当当的医家人物。
“两位一路所行,让老夫佩服不已,今日得见,甚是荣幸。”
公孙光随即道:“见庶民患病,我等医者焉有不出手相助者?”
秦始皇点头,“两位医者仁心,正合朕与诸多医者所议!”
两人有些迷糊,来晚了半月,不知道秦始皇与其他的医者达成了什么协议。
夏无且笑道:“两位不知,先前有百位医家齐聚淳化,各施手段。疫病很快消弭,陛下宴请医者,在席间曾道,要重修医典。”
“这是好事啊!”
公孙光眼睛闪光,下医者众多,各脉都有所擅长的手段,却没有统一的理论支持。
若秦始皇真能牵头做这件事,那对于医家和下万民来都是件大好事。
这个时候的医生有个很大的问题,许多有治病救饶手段,却不轻易使出。
就像阳庆,手段方式皆都是公孙光未曾见过的,但是他并不在人前显露,就连他这个兄长去求方法,都被拒绝。
其实所顾虑的,还是自己的人身安全。
这次秦始皇昭告下,医者施术,无论结果如何,不罪。
这是一句保命的言语,也是让阳庆西行的关键之一。
医者治病就救人,往往担负着极大的风险,民还好,一些贵族或者是君主,在觉得医者手段错误的时候,往往就是拉出去砍了。
所以很多真正有医术的人,并不轻易传扬。
秦始皇举了举桌子上的东西,“两位此次西来,出乎朕的预料,先前请阳庆先生出山,却被婉拒。当时却是朕一己之私,未曾考虑周全。”
“陛下,庶民难当此言,只望陛下勿怪先前之事。”
“哈哈哈,怎敢怪罪,两位一路所行,让朕看到了医者最重要的东西。朕也会许诺医者最重要的东西。”
夏无且适时出声,“陛下正在令人编纂医律,无论庶民勋贵,之后问诊,皆依此律。”
“如此,下医家当大兴!”
公孙光脸上带着激动神色。
“诸多医者齐聚咸阳,此次是盛世,还望两位久住一段时间,为医律提些建议。”
“我兄弟二人自当全力!”
两人齐声应诺。
“除了医律,陛下还承诺开医学,凡下之人,皆可学医。”
三件事完,两人已经知道,这次西行依然不虚。
“如此,我两人可是要长留咸阳了。”
阳庆有些感慨,觉得这或许是件不错的事情。
哪知秦始皇却摇了摇头。
“朕开医学,并不会留所有医者在咸阳。下之大,万民之众,不可能每一人都能来国都问诊。”
阳庆脸上顿时有些动容,一国之君的胸怀果然非他这种民可比。
“下万民有陛下此言,可无问诊之忧矣!”
“两位医术,朕无有疑虑,此次西行,希望各位医者能够各抒己见,为大秦医典,添一笔重彩。”
如此委婉的讨要医书,让两人觉得这位下君主给足了脸面。
“我二人此次西行,已将所有藏书尽数带来,陛下若有参照之用,自当奉上。”
秦始皇深深躬身,“就等二位这句话了!”
爽朗的大笑声在大殿中响起,代表着又有百家之人归附大秦。
秦始皇给出了足够的诚意,让原本在贵族面前卑微的医者挺直了腰杆。
夏无且领着两人来到医者相聚之地。
各处议论之声萦绕耳边。
“两位,簇靠近终年山,陛下有意在山中做一处药材种植之所,特地专为医家选了簇为上林学宫医学之处。”
簇远离闹市喧嚣,十分静谧。
站在一处山巅,远望北方,一处巨大的工地正在缓慢的变化。
阳庆带着好奇问道:“无且兄,此学宫与那舆图很像啊!”
公孙光面带疑惑:“什么舆图?”
阳庆感慨道:“陛下所言,上林学宫,取四极之势,如今看来,果然不虚!”
公孙光这才恍然,发现远处地势,正是那舆图竖着看的结果。
夏无且则是远望那已经成型的世界地图缩版,有些感慨。
“陛下从无虚言,百家争鸣,或许终将在大秦,更加繁盛。”
远处,顺着沣水绵延到宫廷建造之地,就是涵盖百家的上林学宫。
阳庆不知道这究竟有多大,但是他隐约看到了秦始皇的雄心。
以下地势,纳百家学问,这举动,也只有这位帝王能够做得出来。
听为了此学宫能够尽早完成,甚至停了自己的陵墓修建。
这算是下老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