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迟牧心知对方有顾忌,笑了笑,继续道:“南匈奴内乱的事情,想必大王已经得到了消息,如今那王昊麾下不过数千兵马,如何能与我军十余万精锐抗衡?”
“而且!”
言至于此,辗迟牧着重强调道:“我军发展极其迅速,所过之处,各地军民尽皆响应,截至目前,已经拥兵二十余万,只是担心暴露实力,这才谎称十万军队而已。”
能臣氐才不信这个邪:“历来的造反,恨不得夸大自己的军队,以震慑群雄,尔等居然会反其道而行之,掩盖自己的真实实力?莫不是担心幽州内部反抗意志不坚?”
“这......”
辗迟牧与能臣氐接触较少。
只感觉对方外表粗犷,便以为其少智愚昧,因此内心颇为不屑。
但现在来看,对方是粗中有细,且内心早有计较,跟这样的人耍心眼,早晚必受其害。
果不其然,不等辗迟牧继续言语,能臣氐再次言道:“尔等声势虽然浩大,接连诛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广阳、右北平郡守,可谓势如破竹。”
“不过......”
话锋一转,能臣氐冷声言道:“如今南下冀州,缘何只派了峭王苏朴延一支,以及部分的张纯叛军?想必幽州内部,依旧存在不少反抗的势力吧?”
辗迟牧顿感不妙,眼前这个糙汉子,居然身在代郡,便把幽州的局势揣摩的像是亲身经历过一样,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怪不得,人家可以当上代郡的乌桓首领。
要知道代郡可不比幽州其余郡县,这里有太行山、燕山的阻隔,实际上代郡跟并州更加亲切些,他们在这里生存,势力相对比较薄弱,尤其与鲜卑相比,更是如此。
因此,代郡乌桓首领对于汉庭的依赖性,明显要比幽州其余郡县乌桓对汉庭的依赖性更强,而因为有山脉的阻隔,他们虽同出一脉,但对其余郡县乌桓的亲密性,反倒不如汉庭。
历史上,乌桓的灭亡也是分成两个部分的。
第一次,曹操征讨三郡乌桓,在柳城大获全胜,几乎将其全灭;
第二次,则是曹彰出征代郡乌桓,同样大获全胜后,代郡乌桓转投鲜卑;
至于汉末时期的张纯、张举叛乱,代郡乌桓根本没有参与。
归根到底的原因,还是因为山脉的阻隔,导致代郡乌桓与其余三郡乌桓在地缘政治上的亲密性不高。
这也是为何,王昊敢于征调代郡乌桓当自己打手,消灭其余三郡乌桓,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同样具有可操作性。
此刻的辗迟牧彻底懵了,良久不发一言,而是努力思考应对措施。
他清楚的明白,能臣氐既然给他见面的机会,就证明他们还是有机会合作一把的。
尤其,对方还是在见过汉家使臣以后,给的自己这次机会,便更是如此了。
“大王,天下苦汉室久矣。”
辗迟牧已经放弃了劝能臣氐归顺的想法,而是以乌桓大义出发,准备给对方展示乌桓的宏伟蓝图:“如果您能一起征讨汉室,必将战火席卷至并州。”
“如此一来,鲜卑各路枭雄焉能不心动?他们必将闻风而动,从各路出发,分食汉庭这头巨龙,那凉州的羌胡虽然落败,但必不心服,我等将战火席卷至此,必将令汉室北线,全线陷入震动。”
“如今的汉庭早已经被撼动了根基,连年的兵祸,令其难以为继,若是再遭遇这样一场旷世大战,必然分崩离析,一个小小的王昊,如何能够力挽狂澜?”
能臣氐饶有兴致地点点头,不得不承认,若当真能够如此,那么乌桓、鲜卑、羌人必将是翻身农奴把歌唱,不必再成为汉庭的附庸,为他们征战四方。
但是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能臣氐心里非常清楚,辗迟牧描述的事件,不确定性太多,想要实现太过艰难,他想不了那么远,更会为眼前的事情而忧心,因此摇了摇头,长出口气道:
“尔等志向高远,本王自愧弗如。”
能臣氐长出口气,干脆不再废话,而是直言相告道:“本王还是直说了吧,尔等若想让某加入,至少也要将王昊战败,否则本王是绝对不会跟着你们冒险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