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虎后继有狗

第264章二虎后继有狗

在龙头山村里大家用不可思议的眼神关注之下,张安启动车子回程。

临走前王老头还一个劲的叮嘱,让张安过年的时候记得过来,别忘了。

张安长这么大,都没见过这老头子如此献过殷勤。

而等到张安走后,王老头刚回到家里,就被几个儿子围上来关心。

他们总感觉老头子今不大对劲,以前可是没有这样子过。

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们几个不待见妹妹妹婿一家,都是跟着老头子学的。

所以今他们见到大变样换了个人一般的王老头的时候,都赶紧过来关心关心。

一个个心里都觉得,自家老头子是不是大限快到了,才会性情变化如此之大。

毕竟老话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尤其是他们看着回到家里的王老头,还是一脸笑眯眯的样子,越发在心里肯定。

所以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扑上去嘘寒问暖,生怕体现不出他们的孝心一样。

虽然老头子没什么钱,但房子、土地还有树林都在。

一个个都担心去晚了,等到最后分家产的时候,给自己分了最差的那一份。

对于这几个儿子儿媳突然对他嘘寒问暖,他一开始还挺高心。

因为前段时间张安把家里的老太婆接走了之后,没人给他做饭。

最后还是儿子不情不愿的开了口,其他几个都在装死不话,生怕被他赖上。

而到后面他找人收割庄稼的时候,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几个儿子竟然在抱怨他,所以他心里非常生气。

王老头这人可不仅好面子,而且还非常气。

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多年前一次借粮食的事情,记恨了张安一家子这么久。

以前没牵涉到家里利益的时候,不管什么几个儿子都顺着他。

甚至是平日里话都捧着他,所以他觉得几个儿子还是非常孝顺很有良心。

但他不是傻子,前段时间他就看出来,这几个儿子怕都是假孝顺。

现在看着众儿子儿媳这样,还以为是刚刚他给了张安好脸色,刺激到几个儿子儿媳了。

可就在他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时候,却发现儿子儿媳假装哭了起来,问他哪里不舒服。

甚至几人的话越来越离谱,感觉他就快要死了一样。

还有什么家里的土地树林有没有分好,到时候要喊人来见证写纸。

最过分的是,竟然还有人问他还能坚持多久,赶紧把楼上准备好的老棺拿下来上漆。

村里的老人,一般上了六七十岁的时候,家里就开始准备做老棺。

而王世言两老的老棺也是今年才请人做好的,还没有上漆。

听了半,王世言才反应过来,自家这几个儿子儿媳恐怕是在关心他什么时候老去,好分家产。

本来今被张安许诺的他还高高兴心,这一下子被几个儿子给惹怒了。

平日里他脾气性格本来就不好,这会儿在院子里直接翻脸。

开口大骂几个儿子儿媳不是人,黑心肠,没良心。

好家伙,一时之间,这院子里好不热闹,引得周围的乡亲父老在各自家里频频围观。

不过谁都没敢过来,因为他们都知道王世言的性格,也不愿意淌这趟浑水。

当然了,这事在路上的张安并不知道。

要不然他肯定会拍手叫好,买上几串炮仗过去点上,给老头子助助兴。

一路回到家里,只看到苏颖正在院子里用木耙翻晒着稻子。

“这么大的太阳,就先别翻了呗,待会儿把你晒伤了。”

虽然秋老虎已经下班了些日子,这段时间也没有那么热了。

但这大中午的时候,在太阳底下顶着,还是很容易把人晒伤。

尤其是苏颖那娇嫩雪白的皮肤,只消一会儿时间,就很容易被晒蜕皮。

张安一把将苏颖手里的木耙抢过来,他可舍不得自家白白嫩嫩的媳妇儿被晒黑了。

张安家地里头的活路已经做完,只等着后面育苗秋种。

所以这段时间,趁着气还好的时候,要把新收的粮食给晒干。

要不然的话不好保存,容易发霉发芽。

“没事的,只是偶尔过来翻一遍,你看我不是戴着这样帽子嘛。”

苏颖虽然从在城里长大,没接触过农活。

但也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给了张安,也有准备学着干些农活。

但一直以来,不管是张安还是王芳和张建国,都舍不得让她干活或者下地。

两口唠嗑没多久,王芳就回来准备做中午饭。

她刚才把院子里的稻子翻晒了一遍之后,就去晒谷场上帮忙张建国去了。

因为光光张安家这院子,要把稻子晒完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今早上张建国大清八早的就起来,早早的在晒谷场上占了块地方。

“你这么快回来了啊?”

看到张安回来,王芳好奇的问道,毕竟张安出门的时候给她们了。

今过去要帮忙老太太收庄稼,晚上才回来。

“嗯嗯,没什么事情,我就回来的,妈,给我伱件好玩的事。”

张安着,就将王老头把地里的庄稼粮食都收的事情告诉了王芳。

王芳听了之后还非常不信,因为再怎么样,那也是她的亲爹。

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头子是什么脾性她可是清清楚楚。

从到大,王芳就没见过他下过一次地。

要不是张安的笃定,她都感觉张安在跟她讲故事。

“妈,我干爹呢?”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安没见到张一行的身影。

“他跟你二爷爷进山挖药去了,中午不用等他回来。”

张安听了也就歇了出门去找他吃饭的心思。

张一行是道家弟子,不仅熟知药理,而且还擅长医术。

毕竟自古道医不分家,修道之人,也修习医术,这很正常。

以前的长箐村里,有两个半医生,可让附近的十里八乡非常羡慕。

一个是原来的赤脚医生,现在已经搬到镇上去了,开了个诊所。

另一个就是还未出游的张一行,虽然他没有什么证书,但却给村里人治了不少病灶。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