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看行!

“莫非先生有更好的法子?”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顿时目光灼灼。

然而杨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此次恩科,南北方为何出现如此大差异的原因,你们有思考过吗?”

“有!”

朱标点头,随后将他之前对朱元璋说过的分析娓娓道来。

杨炎听罢点头道:“若单就人才选拔的角度来看,本来不应该有地域之分,但若从朝廷维稳的角度,就又必须做到南北相对均衡。”

“所以,你刚刚提的南北分榜方案,的确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

“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南北分榜是想要解决什么矛盾?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主要矛盾是什么?”

“南北方学子录取不均衡。”朱标不假思索的回道。

对于已经分析了这么多,而且学过矛盾分析学的朱标而言,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

特别是上一次天灾,杨先生利用矛盾学问的分析令他印象深刻。

他也尝试着用矛盾分析得学问去解决恩科风波,但奈何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不错。”

杨炎点头道:“想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要基本上做到南北均衡录取。”

“所以这就回到了之前我们学过的知识,想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所在,找到了主要矛盾,分析矛盾,对症下药。”

朱标听得津津有味。

上一次天灾,杨先生就是这样给他分析的。

而一旁的朱元璋则是有些脑壳疼。

这个杨先生又开始上课了。

杨炎继续道:“你刚刚分析了主要矛盾产生的原因,但你并没有对主要矛盾进行具体分析。”

“根据矛盾产生的原因,我们得知,南方安定富庶,世家大族众多,文化传承受到战乱的影响较小,总的来说南方学子在八股文章的创作上更具优势。”

“但是你们想过没过,北方学子呢,难道他们就没有他们的优势了吗?”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都是一怔。

杨炎看待问题果然跟别人不一样,他们还真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想过这个问题。

可是北方学子又有什么优势呢?

朱元璋原本只想要结果,但是现在也给听进去了。

杨炎继续道:“北方常年战乱,这让北方学子的求学条件更加艰苦,他们往往没有一個安定的求学环境,需要在学习之余更多的参加到生产生活当中。”

“这就造就了北方学子更加的务实厚重,他们对于生活生产,甚至对于民间疾苦,是不是都要比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南方学子有着更深的理解呢?”

朱元璋和朱标听罢都是陷入了思考,而后默默颔首。

事实也如杨炎所言,在后来的《明仁宗实录》卷九下记载仁宗语曰:“科举之士,须南北兼取。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比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可这样的优势又有什么用呢?

朱元璋似乎抓到了什么要领,又似乎抓不到,这让他很难受。

他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但他也知道杨炎的分析是必要的,一步到位的给出答案反而适得其反,只得安耐住性子,听杨炎继续说下去。

杨炎道:“朝廷取仕,除了想要熟读圣贤之书,知书达理的学子以外,其实更想要那些能够为国为民办实事的学子,对吗?”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