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添人

可只有程迎珍知道,女儿三岁就坐在官人身边认字读书,官人书架上有关美食、地理、杂志类的书都被她翻遍了,有好几个食谱就是她从书中得来的。

女儿聪慧,所以才放心让她当家,只是看到女儿辛苦,她这个当娘的心里不是滋味,都怪身体不争气!一时之间,程迎珍内心五味杂陈。

传说最早的小笼包起源于北宋,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第一美食,但苏若锦来大胤六年了,也见过不少早食铺子,还真没见过谁家卖过小笼包的。

小笼包的特点在于皮薄馅汁多,一口下去,那满足的滋味别提有多美了,但凡吃过的没有不爱的。

再来说说烧麦,又称烧卖,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皮薄馅多,软糯咸香,老少皆宜。

第一笼,苏若锦亲自上手,以上等白面发酵为皮,选取猪腿精肉为馅,用母鸡吊汤,再和猪肉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

揪出大小均等的面剂子,再用油抹其表面,这样会使小笼的口感更好,包小笼包时手感一定要向上拉,这样皮才能薄,入口口感才能更好。

蒸好的小笼包一个个可爱小巧,惹人喜爱,用筷头戳破面皮,汤汁滑溜溜的冒出来,薄面皮,浓汤汁,嫩肉馅,诱人到极致。

吸一口,苏若锦仰头,就是这个味,真是太久违了,终于吃到前世美味,激动的差点流泪。

油灯下,众人见她吃的如痴如醉,都看呆了。

苏三郎年纪最小,第一个没忍住,伸手就抓桌上小笼包往嘴里送,吓得苏若锦连忙拿起小碟等着,“吹吹……慢点……”

刚一触碰,真烫,苏三郎年纪小,但不是傻,来回吹几下,直到不烫嘴,才送嘴咬上去……

“先轻轻慢慢的吸一口……对……就这样……”

在众人紧张且期待的目光之下,苏三郎终于吃完了一个小笼包。

苏言礼第一个问,温声细语,满眼都是笑意:“怎么样?”

苏三郎吧唧小嘴,“好吃,我还想吃。”

众人倏然放松,个个大笑:“哈哈……”

苏若锦人小,力气不够,只做了十个,除了程迎珍与苏三郎,其余每人一个,吃得他们意难平。

“早知道就不吃了,想吃又没得吃,被吊着的滋味太难受了。”书同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苏若锦嘴角一抿,直笑:“书同叔,董妈妈,余下的就靠你们俩了。”

二人立马保证肯定不负二娘子所望。

三天后,让杂货行代买的两副小蒸笼终于拿了回来,这三天里,苏若锦手把手教二人手艺,最后做的非常好的一锅送了左邻右舍,也让他们尝尝鲜,有人问起都说这是程迎珍想出的食谱。

为何送给邻人,一方面,自古有言,邻居好赛金宝,二个,也是向周围人传递食谱是程迎珍琢磨出来的信息,拿出食谱做生意,是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跟苏言礼无关。

什么,这么早就准备嫁妆,才六岁啊,这也太夸张了吧!

一点也不夸张,古人,特别是类宋的大胤,富贵人家,女娃子一出生就开始备嫁妆了,要不然哪有十里红妆之说。

为了苏言礼的仕途,苏若锦能想周全的尽量想周全了,绝不给他爹拖后腿。

做吃食生意,要是生意好,那真是忙人。

苏若锦即便再有心,六岁的身子骨再怎么要强也没办法帮衬,书同与董妈妈两个从早忙到晚,钱是赚到了,可人一点也不得歇累得够怆。

这两人,苏若锦可是把他们当家人的,是要与苏家生活一辈子的。

不行,家里得添人手。

白天中午,程迎珍抱小儿出来晒太阳,苏若锦把想法跟娘说了,“娘,你觉得咋样?”

程迎珍看向一边跟她说话一边拍晒被子的女儿,立即点头同意,“最好买两个。”

买?

正准备跟娘商量雇个多大年纪的女子合适呢,乍一听,苏若锦差点惊讶到失态。

她来自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私人用工都是雇佣制,买卖人口是犯法的。

再说苏若锦睁开眼时,书同与董妈妈就在苏家了,而且苏程二人并没有把二人当奴仆对待,这么久以来,苏若锦也没意识到这二人是被苏言礼买回来的,是奴隶。

“怎么啦?”程迎珍一边照看儿子,一边还是注意到了女儿的神情变化。

“娘,要是雇人呢?”

程迎珍立即摇头:“不妥。”

“为何?”苏若锦有打听过,这个时代也有很多雇佣工。

阳光移动,程迎珍抱着儿子侧了侧身子,不让光线刺到小儿眼,掖好包被角,才微笑抬头,“你忘了,家里做吃食,若是雇佣的人把食谱偷学走怎么办?”

“用契约约定呢?”

程迎珍再次摇头:“要是人心能被约定住,那还有什么利益纠纷、坏主恶奴。”

说的倒也是,不要说人治的封建王朝,就算是治制的现代社会,什么都签合约,也有大把的人没有契约精神,打官司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是什么都匮乏的古代。

真要买人吗?苏若锦还是过不了心里一关。

见女儿犹豫,程迎珍再次提醒:“有心人拿了你的食谱也去摆小摊、开食肆,你的生意遭损,你不难过?”

苏若锦不怕食谱被人偷学,本来这些吃食都是传统美食也不是她私人的,也不怕别人拿了这些去摆摊开食肆,世界这么大,只要不把摊子、食肆开在她家旁边抢生意就行。

可万一就碰到个学了食谱又把摊子、食肆开在她家旁边呢?这不是难过了,这是闹心。

深呼吸,作心理建设,苏若锦不得不让自己适应大胤朝的行情。

“娘的意思是,摊子一个,家里一个?”

“嗯。”程迎珍说:“不仅书同与董妈妈劳累,你做的事也不少,里里外外,不是洗锅抹碗就是洒洒扫扫,还要经常出去买家伙什,没两人还真转不开。”

苏若锦还真没把家务活的事考虑在内,她的想法是买个女子接替书同叔的活,把书同叔解放出来。

为何要把书同从摊子上拎出来,一方面,这种早饭小摊子更适合女子干,另一方,想要早食摊子变成早食铺子,没个灵活自动的人,小摊很难壮大变成铺子。

想了想,苏若锦觉得她娘说的对,既然一个是买,两个也是买,那就都买,虽然她的心是成人的心,可身体确确实实是六岁的身体,要是把这小身板累垮了,不要说赚钱养家,怕还要苏言礼夫妻养她哩!

一旦心里建设做好,苏若锦的动作就快了,生意不忙时,让书同带她去牙行买人。

买多大年纪的也商量好了,一个十七八,一个三四十岁。

年轻女子接替董妈妈现在的活,在小摊子上打下手,三四十妇人干董妈妈以前干的活——家务活,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纪大的,都要厚道实诚、手脚麻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