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零次与无数次
起义军相关部门频频调动,江宁府附近几个县反应很快,立刻有人行动起来。
上元县令何新明得到消息之后心情有些紧张,急忙联系六合县令王金明,通知其他合伙人,召开私下的会议。
“上面是不是发现什么了,又或者听到什么风声?现在的物价可不正常。”
“应该不是,若是真的得知什么,以那位的心气,绝对不会如此平静。”
隐隐为首的王金胜思量一阵,觉得自己做的滴水不漏,开口道。
“这次工程大量金钱的投入,那位豪掷千金,那些屁民得到这么多工钱,物价上涨再不正常不过,你也不要整天疑神疑鬼。”
何新明点了点头。
“我们也不可大意,时隔一年,这么大的动静,看上去并不简单。上一次这种情况,死的人可不少。”
何新明的问题在王金胜看来杞人忧天,影响“军心”。
“起义军现在不同于刚刚拿下这片富庶之地,那位林将军利刃已经封鞘,沉迷于王指挥使的美色之中。
传闻这位王指挥使倾国倾城,少年慕艾再正常不过,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久没出现,如今又突然出现?”
王金胜摇了摇头,开口道:“林将军自然很厉害,但也还年轻,拥有怠政之心再正常不过。就算让他们查,也未必能查到什么,账册都做干净了吧?”
“比我的脸还干净,真正的账目留在我的家中,放在府邸中的账册都是没有任何问题。
何新明点头道:“那就行了,与过去一样,上上下下都已经打点好了,都得到了应得的。
就让林将军鹰犬见识一下官官相护的威力,相信他们绝对查不到有用的东西。”
何新明这样一说,王金胜便更加放心。
两浙路,江南东路,福建路落入起义军手中之后,长久以来,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势力。
除了一家独大的军队势力,归根到底还有两种,一种是改头换面的守旧势力,一种是林曜建设农会势力。
农会势力的土地来源于罪大恶极的达官显贵、地主豪强,这些人被铲除之后,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也成为林曜可以支配的东西。
对于广大的小地主、还有伪装的很好的大地主,起义军暂时没有动手。
这些土地大部分就被林曜分给了广大流民,恢复生产,还有一部分分配到起义军屯田所用。
所以地主豪强虽然想利用老手段将这片土地收于囊下,却又不敢直接动手,生怕遭到起义军的重拳打击。
不过随着这部分有一定知识的人被起义军启动,得到了一定的职位。
起义军军办大学成立时间尚短,为了提高效率,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吏员也放开给一些看上去名声不是太差的士绅担任。
起义军分配了不少权利给这些人,但也用严格的规矩限制着他们。
这种处境下,让这些人觉得当官都捞不到什么好处,觉得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当官哪有穷的,那俸禄都不够平时的排场。
林曜不仅在限制他们权利的方面又下了很大功夫,还在百姓手中的土地布下一道道措施,防止地主豪强的侵吞。
已经吃到肚子里的土地不可能再吐出来,让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再次重现。
土地建设方面一环扣一环,容不得其他势力的插手余地,如果敢这么明目张胆的伸手,就将剁下他们的狗头。
而且州府级别的官员都是经过无崖子、苏星河、天山童姥、王语嫣四方意见讨论,然后再考虑林曜是否在这个世界。
如果在的话,就需要林曜的点头,不在,就是这四人决定。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高级官员牢牢的握在了起义军手中。
尤其是一些资源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更是起义军核心人员在镇守,周边的士绅哪怕再垂涎欲滴,也不敢动歪念头。
这些之前被压制的,现在又要面对威名赫赫的林曜与起义军,自然不敢随便冒头。
他们可是还记得,之前那些压制他们的赵王李这些顶级的地主士绅之家,都在兵锋之中被踏成灰烬。
仿佛两三百年前黄巢的“内库烧成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再次重现人间。
这群长时间被压制着内心欲望的人,终于找到了捞好处的机会。
起义军要治理淮河,在这个历朝历代的无底洞中投入大量钱款。
他们脑海中浮现一句话:钱傻人多速来。
与其将钱财投入江流之中白白浪费,还不如交到我们这些“父老乡绅”的手中。
有着这个强大的理由,他们当即出手,发挥他们的传统艺能,在这其中大发横财。
无言之间,进场参加这场盛宴的乡绅家族势力越来越多。
这些人没有暗通款曲,然而却格外有默契,完成了没有事先排练的戏码。
就何新明和王金胜所知道的,从江宁府到长江出海口,又有江淮分流,这些水域的沿途诸多地方,都有人暗暗伸手。
甚至有一些人跟宋庭眉来眼去,干着拖起义军后腿的事情,一旦起义军败亡,也为家族留一条后路。
他们拿到手之后,往往通过宋庭那边藕断丝连的关系,将这些财物从来路不明变成商贸资产。
这短暂的和平,无力的宋廷与起义军一些交界线商贸非常繁盛,经过林曜的帮助,起义军生产的商品非常丰富,很容易的入侵宋廷内部市场。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给了这些人钻空子的余地。
又恰逢如此好的时机,天时地利人和俱在,他们这些人想不发财都难。
最重要的是起义军的劳役制度不仅包吃包住,还发工钱,不同于抠抠搜搜的大宋。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宋庭关系,他们操作的风险已经很小。
因为大把投入到百姓手中,自然也会有一部分流入市场,物价上涨就是必然结果。
他们浑水摸鱼,将捞到的那部分资金流入市场,也显得很不起眼,这是这些人的侥幸心理。
捞钱能给人无穷的动力,他们甚至主动去腐蚀负责这个工程的相应人员。
淮河治理工程事情太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环节,自然不能仅仅依靠起义军军办大学毕业的学生。
很多事情也需要当地权力部门的配合,这就留下了无数插手的可能。
在这样的情况下,军办大学根正苗红的学生负责常规的监督,下面的人负责执行。
渐渐的,后勤权利落入硕鼠手中,给了他们很大的操作空间。
甚至他们想着拉这些学子下水,大家共同发财,官字两张口,很难喂饱的。
不过最初军办大学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坚持,甚至不喜欢和这些官吏有过多接触。
一切与规章办事,称得上不近人情。
有这部分学生站在一旁监督,那些硕鼠想搞事情也不是这么容易。
不过时间长了,水滴石穿,通过各种送礼的试探,乡绅渐渐摸清学生的弱点,以此猛攻。
这些学生也是人,自然也不能免俗。美食,美酒,美女,总有一样喜欢的。
甚至还有纯粹喜欢钱的,之前撬不开,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加钱”。
只要有了第一次,内心的信仰动摇,这些学生就很难脱身了。
要知道,很多事情都是没有一次两次三次,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在这些老油条心中,对付没有信仰的学生仔实在再简单不过。
内心一旦动摇,无需动手,自身防线就会崩溃,变得如他们想象的那般贪婪。
何新明和王金胜对此也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