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第265章规划

对于杨方略巡抚说的山西镇财政困难及屯田问题,黄来福当然心知肚明。

不论是从历史中的了解,还是到这个时代自己所知的,山西镇的屯田,早己是名存实亡。

早在明中期的宣德年中,镇内各处的屯田膏腴之地,就大部分为镇守官及各卫豪横官旗所占,俱不报输粮。间有报者,十仅得一。

正统年后,军屯制更为益弛,屯法尽坏,屯军逃亡,屯粮越来越少。到了嘉靖以降,官豪势要之家纷纷求田问舍,广置田产,土地兼并之风更为盛行,军屯之制进一步走入了死胡同。

明初时,辽东镇的屯粮数达七十万石,现今只得十七万石。明初时甘肃镇屯粮数为六十万石,今只得十三万石,余者各镇更少。

军屯制在明初时是解决大明军队粮饷的一个重要手段,眼下各镇屯田无望,只得指望中央了。几十万军队都是张口要粮要饷,这也成为朝廷今后数十年内一个沉重的负担,直到大明财政破产。

黄来福明白万历皇帝任命自己为两镇总督的殷勤希望,如果自己也如那些巡抚、总兵一样,张口就向朝中要粮要饷,那与原先的官员一样有什么区别?

所以两镇的粮饷问题,只得自己想办法了,做出点成绩,让万历帝及各大明上下官员们好好看看,也不负了万历帝对自己的所托。

还有镇内各处将官们的吃空饷,喝兵血问题,黄来福同样是心知肚明。

侵吞军饷问题,早在嘉靖年间时,在大明各地的军队中,己是非常严重。每年户部所拨下来的军饷,截流几层后,落到各地将领手中时,本己不多,又被贪污了大部分,再到士兵手中时,己是普遍不能养家活口。

除了克扣士兵军饷外,各处将官们还普遍的冒领军饷,并鼓励士兵逃亡。在士兵逃亡后,将官们不但不及时上报,还将其钱粮据为己有,就是所谓的吃空饷。

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仅在山西镇内,吃空饷的数额就达军队数的近半左右。

除此以外,各地将领们还有众多手段繁多的腐败行为,如收取士兵们的买闲钱,免去他们的操点,或是私自役使军士等等……

如此一来,军队哪还有战斗力?

黄来福以前虽是山西镇总兵,但其实权力大多在巡抚的手上,自己也只得看着干瞪眼没有办法,眼下自己成为总督了,这些陋习,自己自然得好好治理治理。

黄来福不动声色,在杨方略巡抚汇报完后,他看了看厅内脸色难看的镇内文官武将们,并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让杨巡抚坐下。

……

杨巡抚谈完自己镇内的大小诸事后,接下来是山西镇各个兵备们向黄来福及杨巡抚汇报自己道下诸个事务。

依大明朝廷的尊卑仪节,百官以品秩高下分尊卑。品秩相越二三等者,卑者拜下,尊者坐而受礼,有事需跪白。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

这个厅中以黄来福品秩最高,又是节制各人的上官,所以这些兵备们都需要一一跪在他面前汇报道内诸事。

在众人的注目下,宁武道兵备刘堂生上前向黄来福及杨巡抚汇报道内的事务。他跪在黄来福面前,杨巡抚坐在一旁旁听。

众目睽睽下,刘堂生脸上有些火辣辣的,这是典型的文人向武人区服啊。放在以前,前山西镇总兵刘明安都曾向他下跪,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以一个文人高官,也要向黄来福跪拜了。

厅内各人的神情也是各异,文官们脸上不好看,武将们也是脸上神情精彩。

接下来又是岢岚道兵备杨盛洪及冀宁道兵备郭国曹向黄来福跪拜,汇报工作。有了杨巡抚及刘兵备的前例在前,二人跪拜时就神情自然些了。

最后是山西镇雁平道兵备黄宗良上前向黄来福汇报工作。只见他上前只是对黄来福略一拱手,傲然道:“下官雁平道兵备黄宗良,见过总督大人!”

接着有些挑战性地看了黄来福一眼,就这样站着,拿出手中的文册准备汇报。

见他并不跪拜,还神情嚣张,黄来福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杨巡抚及刘兵备等人则是神情一怔。余者厅内各官见黄宗良如此,都是一下子来了精神。

只有五寨堡诸人神情阴沉了下来,只是看着黄来福的脸色。

黄宗良己是打开手中的文册开始汇报,杨巡抚咳嗽了一声,正要说话。

这时黄来福己是冷冷地开口道:“黄兵备,你是在干什么?”

黄宗良昂然道:“总督大人,下官正要向大人叙职,大人难道看不出来吗?”

他神情傲然,语气生硬,看着黄来福的眼神中隐隐中充满了不屑。

虽说满厅的文官武将们都向黄来福屈服,以一文人之尊向黄来福这个武夫跪拜,没有丝毫的气节。但对于黄宗良来说,他是决对不会这样做。

虽说这样做,以后有被黄来福打压的危险。不过黄宗良并不介意,比起以后自己可得到两镇文官的心,并获得不畏强权的声名,这点危险算什么。

再说了,自己身为高级文官,身后有户部尚书陈蕖给自己撑腰,这个黄来福还真的敢对自己怎么样?

就算黄来福以后要给自己小鞋穿,他毕竟是个武人,这个镇务上,向来是由文人把持的,他敢给自己小鞋穿,自己以后就敢对他阳奉阴违,让他所有的政令都在自己道内推广不下去。

他心中盘算己定,更是站得昂挺如松,只是傲然地看着黄来福,并偷偷地打量周边众人的反应。

见黄宗良如此,黄来福脸色阴沉的同时,眼中却是闪过了一丝笑意,自己初上任两镇总督,正想找个重量级的人物来杀鸡儆猴,竖立自己的威信,这个黄宗良就跳出来了,真是来得好啊。

他淡淡道:“向我叙职?你还知道要向我叙职?我看黄大人连官场上最基本的仪节最己忘记,还以为你己经不知道要向我叙职了呢?”

黄宗良傲然道:“下官不明白总督大人所言。”

黄来福猛然厉声道:“黄兵备,我问你,你一个四品的兵备官,在向我这个总督禀事时,该当如何所为,官场仪节,你又放在哪里?”

黄来福这一喝,立时厅内的气氛紧张起来。

黄宗良神情不变,仍是对黄来福淡淡道:“下官仍是不明白总督大人所言,下官自认并无官场失仪!若是总督大人认为下官需要向总督大人跪拜……”

他哼了一声,道:“百年来,从未有文人向武人跪拜者,若是总督大人认为需要如此,恕下官不能从命!”

厅内众人神情各异,杨巡抚咳嗽了一声,道:“黄兵备,你不可放肆,依我大明的尊卑仪节,属官向上司官禀事时需跪白,不论文武。你己有违仪节,快快向总督大人认错!总督大人宽厚仁怀,定会免了你的过错。”

同时杨巡抚内心有些不舒服,这黄宗良来这一套,搞得他象是不畏强权人物,而自己则象是掐媚武人,没有气节的小人一样,这让他对黄宗良的好感直线下降。

这时却听黄来福猛地一拍身旁案桌,一声巨响,厅内众人都是吓了一跳。

只听黄来福喝道:“大胆,你区区一个兵备官,在我两镇总督面前,胆敢如此放肆?”

他历声喝道:“来人,给我将这个藐视上官,不尊礼法的狂妄之徒重责三十杖!”

立时厅内几个家丁气汹汹地走了出来。

见黄来福如此,厅内众人都是吓了一跳,没想到黄来福如此的大手笔,这时不论是杨巡抚,还是刘堂生等兵备,还是大同镇的文官们,就算他们再对黄宗良先前的举动不舒服,这时也不得不出来求情,请黄来福饶了黄宗良一把。

连黄宗良也是不可思议地看着黄来福,这黄来福竟敢如此的不留情面,公然在众人面前重责自己这个文人大员,他连户部尚书陈蕖大人也不放在眼里吗?

没想到黄来福竟敢做得如此过份,如此的嚣张跋扈,自己一个四品的文人高官,说打就要打。一时之间,黄宗良有些后悔,同时内心中也涌起了一股恐惧之意,自己今天跳出来,难道真的合适吗?

只有厅内的武将们震惊地看着这一切,同时内心中隐隐有些兴奋之情,要当众杖责一个文人大员,这总督大人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对于杨巡抚等人的求情,黄来福并不理会,他一摆手道:“不必多言,如此藐视上官的狂妄之徒,若不加以惩罚,本官威信何在?以后如何处理两镇军务政事?”

他历声喝令家丁们动手,立时几个粗壮的家丁上前,一下子掀翻黄宗良兵备,将他按照在地,粗粗的木杖毫不犹豫地打了下去,让黄宗良惨声叫天。

三十杖打完,黄宗良己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只剩下一口气,眼神有如历鬼般凄历与怨毒。

不过还没完,黄来福喝令将黄宗良赶出大厅,并将他停职待参,他将上书朝廷弹奏他藐视上官,不尊仪节之罪。

如此一来,不说黄宗良以后官位保得住保不住,就算有户部尚书陈蕖保住他,以后在黄来福手下,他可有苦头吃了,除非他不在山西镇与大同镇做官。

黄来福这个大手笔,震慑住了厅内所有人,让他们想起了黄来福以前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自己的文官身份,在黄来福眼中可是不值一提。而且他还有万历皇帝撑腰,想在他手下谋事,最好还是恭敬点。

同时间厅内的武将们,也是对黄来福佩服得五体投地,好一个黄总督,连一个四品的兵备都是说打就打,百年来可说是第一份,这怎么不让他们对黄来福服气?

……

接下来的事情顺利,不说山西镇所有的文官武将们都是恭敬地向黄来福跪拜汇报工作,就是大同镇的文官武将们,同样是恭恭敬敬。

大同镇巡抚魏允贞也向黄来福汇报了大同镇的一些情况,基本情况与山西镇差不多,一样是镇内钱粮不足,屯田落败,吃空饷,喝兵血,军队战力差等。

相对山西镇,大同镇更是九边大镇之一,驻守在大同镇的马步官兵达到13万余人之多,另有马、骡、驴等大畜生五万多匹。

这些军队马匹,需要的粮饷草料是巨大的,仅每年的屯粮就需要五十余万石,干草十六万余束,秋青草176万束,还有米、麦、豆等四十余万石,盐八万余引。

除此外,还有中央每年的京运年例银近四十万两。

这些供应,都是中央及地方上一个沉重的负担,放在明初时,镇内的屯田可以解决军队的一部分需求,但现在屯田落败,眼下大同镇的军队粮饷,八成之上,同样需要朝廷的供应。

但眼下朝中库贮匮乏,又哪有能力足额供应九边军队所有的开支?这就造成了边军粮饷的累累拖欠,几年前的宁夏之乱,根源其实也还是边军欠饷之故。

虽说今年黄来福从日本国要来了大批的赔款,不过却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大明的财政依旧困难。

看着厅内一双双望着自己神情各异的目光,黄来福知道自己必须解决两镇的钱粮问题,这样才能收服这些老官吏,老军将们的心,让他们心服口服,甘心受自己驱使。

自己虽说可以以不尊仪节之名,重责那个兵备黄宗良,不过自己现在身为两镇总督,手下们问自己要粮要饷,自然是理直气壮了,这也是自己逃避不了的责任。

总不可能手下们问自己要粮饷,自己也重责他们吧?放在朝廷中,万历帝之所以将自己放在这个高位上,也是为了让自己帮他解决这一难题的缘故。

如果自己也如以前的总兵巡抚一样,显而易见,万历皇帝会多少的失望,文官们又有机会大肆地弹劾攻击自己了。

年初时自己从日本国带回来的赔款,己经被大明各部瓜分一空了,而且还有许多窟窿没有填上,指望户部拨款多少,是不用指望了。

更不用说自己重责了黄宗良,户部尚书陈蕖,肯定对自己满怀恶意,多方制裁,两镇大部分的粮饷,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不过黄来福有信心,自己肯定能解决这一难题的,想到这里,黄来福环视厅内众人,沉稳的声音缓缓响起。

……

两镇政务的商议在总督府一连进行了几天,其涉及事务的规模宏大,让于会人等都是热血沸腾。

黄来福宣布将在两镇实行大规模的新政,称为山西镇,大同镇“五年规划”,每年该如何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都是清清楚楚。

十年来,依五寨堡的经验,黄来福麾下己经有了大批的相关人才,从屯田到商事,到政务管理,应有尽有,虽说他们个人水平不是很高,但有了相关的制度,却能激发他们最大的效用。

这样一来,各样具体事物的实行,己经不需要黄来福的操心,也不需要求助于各地的文官们,这也打破了文官们对行政人才的垄断。打破了他们又一个掌控武将们的命脉。

五年规划洋洋洒洒,规划的重中之重是屯田与农事,依黄来福在五寨堡的经验,也依古代社会中,发展农业都是放在首位的政务。

粮食够吃了,百姓们才会安心生活,而农业发展了,才可以为商业等提供丰富的原料及市场,商业才有机会发展,这样的商业也才是脚踏实地的,不是明末历史上那种空中楼阁似的商业。

所以回到过去,首先发展农业才是最根本的,优先发展商业,则是本末倒置,也不可能有市场,这样的商业,也是建立在沙堆上的城堡,不堪一击。

在农业规划中,发展军屯,兴修大规模的水利,又是重点,黄来福计划五年来,在山西镇的汾河,沱河等流域,大同镇的桑干河,御河等流域,修建至少二十个大型的水利工程,十条大型的水渠等,至少可以新增开垦灌溉百万亩的田地。

眼下两镇的屯田都被各地的官将豪强们瓜分完毕,实际的军屯所剩不多,且多是贫瘠之地。不过由于小冰河灾害数十年来在大明各地的肆虐,古时这种精耕细作,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显然难以抵御天灾的危害,在北方种田己是赔本的买卖。

不说很多农田小户,就是许多大户们,由于得不偿失,都是大规模的将田地抛荒,所以仅在山西镇,各地荒废的田地也是极多。

这个现象,在此时的大明各地其实也是非常普遍。在后世的崇祯年间,就有户部官员禀报仅在天津到辽东一带,就有废弃的荒田达数百万亩之多。

黄来福的打算是,新增的军屯,则从这些废弃的荒地中开垦,只要水利灌溉跟得上去,这些新增军屯,完全可以成为良田。就算亩产一石,百万亩的军田,完全可以解决两镇军队的需求。

而那些己被官将占据的军屯田地,自己暂时不管,这也避开了原先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为自己赢得了时间与精力。

当然了,为了避免这些新增的军屯又被当地的文官,武将及豪强们蚕食鲸吞,黄来福将会在每个屯田之地,都派出自己的幕僚作为巡察员,监督当地的屯田情况。

黄来福将会给这些巡察员极大的权力,随时可以查验各地的屯田文册,同时黄来福还规定,将对屯田境内的各地兵备及管屯官,进行每年的考核。

每年的屯粮任务完成者,将会有优厚的奖励,不论是私人物质上还是政绩官位上,自己都不会吝啬鼓励。如果有拖欠屯粮者,有贪占军屯者……

黄来福语气严厉,只要自己在位一天,这些官员们日子就不要好过,降级降俸的日子将会如影随形的跟从着他们。什么升官发财,他们是想都不用想了。

黄来福这种作法,自然是引起了许多两镇官员们的非议,特别是黄来福将要派出巡察员的做法,更是让许多人不满。

作为文官,他们向来有自己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是道德的化身,你黄来福一个武人,派出一些不入流的小吏,也想来监督我们?

这不是拿我们当贼看吗,这是对我们的不信任!更不用说你手下的幕僚们,大多是没品没流之人,怎么也想来分享我们这些朝廷几品大员的权力?

作为各镇各道的兵备们,各人多是管理道内军务粮饷,兼理屯田事物,黄来福的做法,摆明就是防着他们。不过黄来福强硬,让他们不满硬压了下去。

当然了,军屯要发展,两镇的民屯也要发展,不过这五年规划中,军屯己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精力与金钱,所以在民屯上,不可能投入太多。

黄来福只打算在两镇各道中,先仿效山西镇宁武道,成立某个考核司,推广宁武道己编写的《蚕桑浅说》、《种棉教科书》、《牧羊教科书》等一些教材,同样成立某些屯田所,农桑厂,棉业试验厂,模范畜牧场等示范基地,再尽力兴修一些公共水利,为以后的大规模发展打下基础。

当然了,依五寨堡的经验,黄来福理想中的农业还包含林牧渔、养殖业等,不论是军队还是民户,都可以进行。

这是五年规划中最重要的农业,依两镇现有的资源,还将大力发展矿业,山西省的煤铁等资源非常丰富,其中有着庞大的利润。

虽说几年前,万历皇帝就下令开矿榷税,派出税监到各地开矿收税,不过显然的,各省大部分的矿山资源被各地的豪强官员等占据的情况还没得到根本的改变。

黄来福如果要发展矿业,自然首先要将这些资源从两镇这些非法矿主手中收回,这背后牵涉到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很显然的,如果这样做,这将引起一场连绵的血雨腥风。不过黄来福决意己定,决不退缩。

不出所料的,黄来福的规划提议当场引起了许多官员们的反对,计多人言辞激烈,当然明面上都是道貌岸然的“与民争利”之说,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就是大同镇巡抚魏允贞,他对黄来福的农业规划大手法,也是非常赞成,深感黄来福的魄力。黄来福的农业规划可以快速地丰富军屯,又避开复杂的利益纠纷,可说是一举两得。

当然了,这种规划建设需要天文数字的钱粮,放在大明各地,没有一个官员有能力这样做,当然这不是需要魏允贞考虑的,那是黄来福的事。

不过对于黄来福要发展矿业,他则是大力反对。

理由一是与民争利,再众矿事者都是青壮,容易聚众祸乱,三是容易诱利惑人心。比起农业,商业与矿业当然获利较为容易,不过逐利之风一起,民众便容易重利而轻义,从而使人心变坏。

魏允贞其实是小农经济,小国寡民的拥护者,与当年的海瑞一样,都是非常赞赏明初太祖高皇帝时的民风纯朴,认为眼下人心变坏,就是因为商业与矿业的发展之故,最好是回到以前那样子才好。

黄来福认为魏允贞本质并不坏,为官也算是清廉,反对自己开矿,与那些背后代表着各色利益集团的官员们不同,自己与他是理念之争,所以对于别的官员们的反对,黄来福理都不理,只是强硬地压了下去。

对于魏允贞,他则是耐着性子与他辩论了一番,魏允贞自然不是轻易被说服之人,最后他保留了自己的意见,不过黄来福的政令他还会一样去办。

五年规划中排在第三位的是道路的修建,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后世的真理名言。农业与矿业发展起来后,面对的就是流通的问题,如何将各地出产的粮食畜牧,还有大量的矿石等运往四面八方,自然就是需要非常顺畅的道路。

在黄来福的打算中,他准备在五年计划中,修建从五寨堡到太原城的水泥路,修建从五寨堡到大同城的水泥路,修建从五寨堡到塞外归化城的水泥路。

如果可能的话,两镇每道道城之间的水泥路,他也打算修建。这是一笔庞大的花费,按后世乡村水泥路的标准,修建一百里水泥路需要花费三万两的银子。

这么多路修下来,加上先期的矿业建设,农业建设,还有两镇的军队花用等,总共怕要达到几百万两的银子!这些钱,从何而来?

……

在黄来福的规划中,两镇的军队建设,自然是排在首位。

黄来福己向两镇的所有武将们保证,每年每月的发粮饷之日时,会发给他们足额的粮饷,提供优良的军械服装武器等,让他们慢慢过上与五寨堡军队一样的好日子,这点他们不用担心。

不过对于军中的各样弊端,他也将严厉纠察。

首先就是针对各军中的吃空饷,喝兵血问题。眼下不论是山西镇还是大同镇,各军中军士与马匹的空额都达到近半左右,而且这留下的军马大半还是老弱居多。

这些人训练薄弱,不堪一击,不过领饷时还是按照兵册上全员领取,所得归那些吃空饷的将官们所有,这是黄来福决对不能容忍的。

眼下大明的九边军队共有八十六万之多,由于费用日增,户部支出感到非常困难,将官又多以空名冒支军饷,对部下却是多加克减,致使边民、边军多次发生哗变。

万历帝非常担忧局势难以收拾,早在去年正月时,便下诏户、兵二部核实九边军队人数,以制止将官冒名支饷,安定民心。不过诏下后弊端如故,毫无效果,就是因为背后牵涉到庞大的利益需求,还有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不过黄来福却是打算来真格的,并用铁血推行自己的施政,他不介意某些不开眼的官员武将挑动什么哗变之类的东东,他有总督两镇的名义,有万历皇帝的支持,手下有着近万强悍的嫡系军队,他不相信两镇内有什么自己镇压不下去的乱军!

所以在总督府商议政务时,黄来福己经对于会的各地官员武将们说得清楚,今年年底时,不论是山西镇还是大同镇,每堡每营的士兵及军官们,都将获得几十年来第一次的足额粮饷,相关的冬衣军械等,同样也会补齐。

不过相应的,总督府也会随员都司卫所,巡抚巡按,粮郎中等有司官员,一起派同下发粮饷,唱名给散。这次可不是按名册上发给,而是按实际人数发给。

那些吃空饷的,最好回去赶快将人数补上,而且老弱还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回来造册复命后,以后发粮饷就按此次核定的人数了,以后他们想吃空饷,门都没有。

不但如此,黄来福还决定对两镇全部军马进行挑选,划分等级,分为甲等军,乙等军,丙等军三等。甲等军装备待遇最好,以后他们不需屯种,专事训练,用于两镇的防秋防冬,或是对外征战等。

乙等军需要有一定的劳作,不过也有好几月时间的训练。至于丙等军,己经算是专业的屯田兵了,只需每年有少量的训练时间就可。二者待遇都不能与甲等军士相比。

眼下山西镇兵册上有军马五万余人,大同镇兵册上有军马十三万人,当然实际兵员差得太多。黄来福准备两镇阖镇上下,不拘马步,挑出四万人强壮的军士成为甲等军,给最好的待遇及装备,每月勤奋训练,随时准备征战。

当然了,这样一来,成为甲等军的军士及将领,就是非常让人羡慕的事情,不过事情不是决对的,黄来福决定实行淘汰制,每年军士们都要进行考核,乙等军,丙等军中的优秀军士可以入选甲等军。而甲等军中的被淘汰者,也会落选到乙丙军中去。

黄来福对军队的各项纠察事宜发布后,自然是让各个官员将领们有喜有忧,黄总督承诺以后军队粮饷都会足额,自然是让于会人等精神一振,不过随后的各项事宜,又让他们心中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危机感,以往那种优哉的日子算是过去了。

不管怎么说,黄来福决定的事情,己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大家只能顺着黄来福的意思去做。

在政务会议结束后,黄来福还请各地来的文官武将们参加由来福营及五寨营举行的兵马操演。操演上,两营将士的军阵军威看得各人是震惊不己。

五寨堡军队士兵们的装备,他们战力的强悍,燧发火铳的威力,看得各人是心神向往,羡慕不己。千里镜及刺刀的使用,也让各人好一阵议论。

特别是久经沙场的麻锦等人,感受更是强烈。他们意示到,自己手下的军队与黄来福手下的军队比起来,不论是哪一方面,都是天差地远。

黄来福言道,在此后的军士考核及挑选中,如果能选入甲等军的,很快都能拥有如五寨营一样的待遇及装备,听得某些将官们热血沸腾。

最后怀着各样复杂的心情,于会的文官武将们都回去了,在五寨堡的这几天,各人心情都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许多人灵敏地意示到,山西镇与大同镇,将要产生巨大的变化了。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